
以春節檔為起點的中國電影市場,一部腳踩風火輪的「魔童」接連創造驚奇。自 2025 年大年初一上映後,中國票房屢屢刷新紀錄,目前狂攬超過 16 億美元(約 120 億人民幣),成為中國影史上第一部擠進全球影史票房前 10 的非好萊塢電影。這部名為〈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 2〉)的動畫長片,如同片中主角「哪吒」的中二宣言一般──想要「逆天改命」。不過,當它已在中國收割龐大觀眾群與票房奇蹟時,能否真正衝破海內外的文化隔閡,並複製中國本土的成功模式,卻是另一個耐人尋味的難題。
根據電影平台貓眼的資料指出,〈哪吒 2〉在中國市場衝破了前所未見的百億級人民幣票房。不僅超越多部好萊塢經典強檔,還成為史上第一部突破 10 億美元的非好萊塢作品。這個數字不只在中國本土引發「全民追捧哪吒」的熱潮,也透過各式媒體與官方宣傳進一步激發了所謂的「文化自信」情緒。根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引述的說法:〈哪吒 2〉不只是一部娛樂電影,更是「中國與世界文化交流的新橋梁」,也被視為「世界理解中國的新窗口」。
在官方和商業資本的共同推波助瀾下,社群媒體上紛紛出現「再看幾次就能讓票房再創新高」「要為國產動畫加油」等號召。據《新浪娛樂》在微博上的追蹤顯示,不少中國網友自發性展開「二刷」、「三刷」、甚至「包場行動」,願意為了看更多細節或單純「衝票房」再三入場。這種極具動員力的「羊群效應」使得該片預測票房從原本的 43 億人民幣,一路上修到 67 億、108 億元,最後更飆到超過 160 億人民幣的最終預測。
這是首次由中國電影躍進歷史票房排名的關鍵位置──過去好萊塢霸占了票房榜前端,經典如〈阿凡達〉、〈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鐵達尼號〉等電影屢屢主導全球市場。這次〈哪吒 2〉之所以能追上票房,很大部分仰賴中國本土超過 2 億人次的觀影大潮,以及在春節檔期中寬鬆的排片優勢所帶來的強勢收入。
▲ 截至 2025 年 2 月 19 日,〈哪吒 2〉的票房在全球第 9,距離第 8 名的〈腦筋急轉彎 2〉極為接近。(Source:Wikipedia)
海外宣傳與管道:在北美衝刺卻仍遭「限制」
〈哪吒 2〉想要成為在全球市場發光發熱的華語電影,挑戰之一在於拓展海外發行管道──曾推出〈流浪地球 2〉的華人影業(CMC)這次也是〈哪吒 2〉的海外主要發行方,而 CMC 在推廣上已經想盡各種策略:例如在紐約時代廣場投放廣告、與 TikTok、Instagram 等海外社群平台網紅合作宣傳、於洛杉磯和紐約等華人聚集地區進行親密放映活動,意圖跳脫華人社區小圈子的局限。
然而,美國電影市場長期以「分散式發行」為主,發行商需要逐一與電影院談判,如果缺乏對於該片的信心時,往往不願意給予高比例的排片──況且美國觀眾根本對〈封神演義〉完全不熟悉,再加上與超級英雄強檔撞檔,多家電影院更願意把大廳和頂尖音響設備留給漫威系統的影片,〈哪吒 2〉只能被擠到場次和大廳規格略差的區域:北美大約有 6,000 家電影院,但〈哪吒 2〉的首映大概只有 700 家,約占 11%。與同檔期有超過 4,000 家影院放映的〈美國隊長 4〉對比,戲院上映量相差五倍。雖然在北美獲得 700 多家影院的排片,已經創下 20 年來華語電影的新紀錄,但對於一部期望在海外市場「更上一層樓」的超級票房作品來說,這樣的排片量顯然仍有不足之處。
另一方面,宣傳成本也成為阻力:好萊塢電影常把製作成本的 30% 到 50% 拿來做國際市場宣傳,但大多數中國影片在海外投入的比例卻不到 5%──由於中國電影出海缺乏長期成熟的宣傳管道,也較難在當地主流觀眾中製造大規模聲量。就算片商願意斥資投放在地廣告,也得面對文化認同、片種屬性不搭嘎等問題。
「道教神話」難以說服世界
〈哪吒 2〉的核心情節來自中國傳統神話與宗教元素,例如「太乙真人」的道教背景、「削骨還父」的倫理衝突以及與哪吒命運宿命相關的家族、血脈、集體榮譽等觀念。對於成長於華人語境的觀眾來說,這些設定既熟悉又容易接受──然而在歐美市場,這類強烈東方神話符號很可能會被簡化為「奇幻打鬥」,難以在深度情感層面取得同樣程度的共鳴。
據海外用戶的評論顯示:〈哪吒 2〉有部分海外觀眾非常喜愛其特效與豐富想像力、但也有人反映「看不懂削骨還父的意涵」,或覺得劇中家庭使命、家族群體優先的敘事無法感同身受。即便〈哪吒 2〉在北美首映禮上吸引了不少華人觀眾朝聖,還有部分外國影評人讚賞該片的動作場景,但真正打動普羅大眾的評價則較為兩極。對於習慣好萊塢英雄片的觀眾而言,哪吒的「逆天改命」雖然帶有強烈的反叛精神,卻或許無法如同漫威英雄那般引發廣泛的「自我認同」投射。這些都是文化差異所造成的隔閡。
想想有多少歐美人讀過〈封神演義〉、〈西遊記〉,即便鳥山明的〈七龍珠〉在歐美動漫圈有一定讀者,絕大部分的讀者、也不太可能知道孫悟空其實是來自於〈西遊記〉;希臘羅馬神話從 18 世紀就因為歐洲殖民時期傳入亞洲,即便是現在,亞洲人修西方文學課程也必然會把希臘羅馬神話列入其中──而在歐美學習中國文學的人遠不及亞洲學習西方文學的人。
不只文化符號本身帶來溝通難度,語言障礙與觀影習慣也成為阻礙──據美國市場調查數據,只有 20% 的美國觀眾樂於觀看字幕片,〈哪吒 2〉為了吸引更多海外觀眾,甚至推出 6 種語言的配音版本,但這些做法也提高了額外成本;英國甚至把該片分為 12A 級(未滿 12 歲兒童需由成人陪同觀賞),等同排除了大部分親子客群,導致票房天花板更低。這些在中國並不會遇到的制度與市場結構,到了海外都得重新摸索。
部分產業人士認為,中國電影若要真正「走出去」,或許要朝更多普世價值的命題靠攏──例如〈哪吒 2〉裡強調的「打破權威束縛」、「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確與 Z 世代的自由意識相互呼應。如何以現代化語言和全球性思維來「重構傳統神話」,在確保東方特色之餘也能讓國際觀眾買單,是接下來國產片的重要課題,但創作者一開始就以海外市場為導向,可能失去本土精神與創作敏銳度。
▲ 網路上有特別把不同語言版本翻譯拿出來比較的短片。
「爆款」背後的產業斷層與難題
〈哪吒 2〉雖然在中國市場席捲超過百億人民幣的驚人票房,更帶動了中國春節檔期的狂飆,但要靠「爆款救世」的電影市場,還需要有更多投入與生產──據《中國電影專業報》在 2024 年的年度統計顯示,中國電影總票房與同期相比下跌約 23%,觀影人次更下降 22.3%,許多小型戲院苦撐不住而面臨虧損;這部份與好萊塢電影去年成績不佳、順帶也影響了中國電影市場,即便是一個能把一部電影刷破 16 億美元票房的大市場,也需要更多電影撐起整體票房、才能讓優質的戲院進駐到更多地方去、讓更多放映相關的從業者受惠。
即便〈哪吒 2〉讓不少戲院度過一時寒冬,但問題在於「下一部接檔者是誰」?
同時,也有學者在《北京電影學報》上撰文提醒,一部電影在中國本土拿下傲人成績,不代表它就能靠單一市場養活整個產業。好萊塢之所以能長期主導全球電影工業,是因為他們擁有完善的全球同步發行體系。從拍攝、宣傳到上映檔期都能與全球各大市場協同作業,透過一系列授權與分銷模式賺取全球觀眾的票房,而非僅依靠北美本土撐起票房。
龐大投資與長期布局的全球發行能力,正是中國影業所亟需補強的關鍵──透過收購全球院線、培養本土國際級發行公司,或者像海南自貿港政策下提出的「構建全球發行樞紐」,都是想要改變中國電影在海外院線管道劣勢的嘗試。
然而,正如有影評人在洛杉磯時報上所言,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目標,從製作到分銷都涉及對海外市場的認知度,還要對當地消費習慣有所掌握。就算〈哪吒 2〉成功撬開了部分歐美院線的大門,也不代表後續的中國電影就能跟進一樣的道路。
能否在「中國熱」外得到真正共鳴?
正向來說,〈哪吒 2〉終究為中國動畫扳回一城,它證明了中國特效、動畫、敘事的水平已經足以讓中國觀眾買單,並且在春節檔催出非常可觀的市場熱度──更重要的是,他打開了海外觀眾的認知,發現原來中國的電影市場潛力仍然很大、即便不到好萊塢電影文化入侵中國的程度,至少也能靠〈哪吒 2〉撬開部分歐美電影觀看者的視野──且成功在澳洲、紐西蘭等地贏得初步關注。
若單純以商業角度評估,其實〈哪吒 2〉大部分收益仍然是國內市場貢獻──根據 Box Office Mojo 統計,在美國上映一個週末後、票房才破 700 萬美元,占總票房比例不到 1%,相較於中國本土的票房規模、海外成績顯得微不足道。不過,〈哪吒 2〉的海外成績不等於它是部爛片,只是在文化差異的明顯阻隔下,在中國市場賣得再好也很難走出世界。
(首圖來源:影片截圖)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
請我們喝杯咖啡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每杯咖啡 65 元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元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 取消 確認從這裡可透過《Google 新聞》追蹤 Tech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