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NVIDIA)最新晶片 Blackwell 生產近期傳出雜音,讓輝達美股(NVDA)股價一陣驚跌,更引起科技圈熱議:難道 AI 要泡沫化了?AI 供應鏈指標大廠包括鴻海、廣達、美超微近兩週陸續召開法說會,完整說明晶片是否真的延後出貨?其實,從各方線索看來,衝擊比想像中小。
AI熱潮持續延燒,不過,8月初美國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獨家披露,全球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最新晶片Blackwell因設計上存有瑕疵,出貨時程將遞延至少3個月,消息一出引起科技圈議論,結果導致美股與台股AI相關概念股也在日前受到衝擊。
《The Information》引述多名知情人士所言,指出晶片遞延雖非首次發生,但在量產前發現重大設計缺陷仍非比尋常,而台積電為此停止生產線並重新設計,也相當罕見。這也意味,輝達執行長黃仁勳5月法說會喊出的「Blackwell第三季量產、第四季進入資料中心並貢獻營收」的目標將無法達成,牽動AI伺服器組裝供應鏈,及終端大型雲端服務商(CSP)客戶如微軟、Google、Meta等。
對此,輝達發言人僅對外強調「(既有的)Hopper晶片需求仍非常強勁」,並回應「Blackwell已開始送樣,且生產正在步入正軌,預計會在2024下半年提升產量。」
近兩週,台灣AI供應鏈指標大廠包括鴻海、廣達等陸續召開法說會,Blackwell遞延狀況與影響,也因此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到底他們怎麼說?
身為市占第一、AI伺服器一哥的鴻海,動態尤為關鍵。14日鴻海召開第二季法人說明會,鴻海經營層親上火線,直面法人、媒體的詢問。
「AI伺服器的量產按照進度持續進行,我們預計今年第四季開始少量出貨GB200,明年第一季開始放量。」法說會上,鴻海發言人巫俊毅如此回應外界疑慮。
他並強調,公司年初便以較穩健保守的態度,展望GB200對全年營收的貢獻。因此全年AI伺服器占整體伺服器營收四成的目標並不會改變,「如果GB200按時在第四季出貨,整體AI伺服器營運還有可能優於預期」。
法人追問,鴻海是否擔心AI伺服器傳雜音將影響競爭格局?巫俊毅則重申對鴻海而言「不存在延遲問題」,並指出整體供應鏈結構、訂單配比並沒有改變,且因掌握技術、產能優勢,接下來一定會是第一批出貨的廠商,並樂見客戶產品的複雜度會一代比一代提升。
針對晶片遞延一事,廣達在9日法說會上並未正面回應傳言,而美超微(Supermicro)執行長梁見後則是近期首位出面證實晶片遞延者。儘管如此,他在法說會上態度仍相對樂觀,並指出公司對於導入新技術所帶來的延誤,視為正常現象,「我們可以毫無問題地為客戶提供替代方案,例如H200液冷系統。 整體影響應該微乎其微。」
AI投資熱潮未減,長期仍看好
雖然市場上多有雜音,不過綜合各指標大廠釋出最新的營運表現及財務展望。長遠來看,AI動能依舊強勁,因為大型雲端服務商(CSP)等客戶並未放緩投資AI的腳步,也讓既有的Hopper系列產品能見度相當高。
以鴻海為例,AI伺服器營收達到第二季季增六成、上半年較去年成長兩倍的成績,AI伺服器占整體伺服器營收四成,也提前達到年初法說喊出的2024年度目標,巫俊毅也樂見下半年將逐季顯著成長。
而美超微本季(2024第四財季)營收53.1億美元,年增 143%、2024財年(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營收達149.4億美元,較上年成長110%,達成上季上調財測後的預期。梁見後也預計,受惠於客戶對直接液冷技術(DLC)的興趣,公司2025財年營收將達260億美元至300億美元之間。
廣達有望推升全年AI伺服器營收年增3位數
至於廣達,因GPU供貨順暢,第二季AI伺服器營收已占整體伺服器營收五成,第三季占比預期將持續增長,有望推升全年AI伺服器營收年增3位數。
調研機構Trendforce在7月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2024年AI伺服器出貨量將為167萬台,相較去年的118萬台,成長率達41.5%。在全球伺服器的出貨量占比,則將從去年的8.8%提升至12.2%,展望2025年,市場對於高階AI伺服器的需求也仍相當強勁。
可以說,儘管短期內Blackwell新品在設計、技術上傳出雜音,但AI熱度不減,仍是推升產業成長的關鍵動力。8月28日輝達即將公布2025會計年度第二季財報,其對供應鏈的影響值得持續關注。
(本文由 遠見雜誌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科技新報)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
請我們喝杯咖啡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每杯咖啡 65 元
x 1 x 3 x 5 x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元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 取消 確認從這裡可透過《Google 新聞》追蹤 Tech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