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營收市值創新高的制霸之路,追上三星、超過英特爾的關鍵

新聞媒體 2024-02-25
台積電營收市值創新高的制霸之路,追上三星、超過英特爾的關鍵

《財訊》雙週刊報導,等了 36 年,2023 年台積電終於超越英特爾、三星電子,成為全球營收最高的半導體公司。

這一刻對台積電深具意義,因營收是衡量半導體公司影響力的關鍵指標。雖然台積電2017年市值就一度超越英特爾,2021年市值超越三星,但2021年台積電營收仍小於以製造記憶體為主業的三星,也小於以製造處理器為主業的英特爾。

但到2023年,局面不一樣了!台積電2023全年營收站上693億美元(約台幣2兆1,000億元),英特爾同期營收為542億美元(約台幣1兆66,800億元),三星2月6日公布,2023全年營收258.94兆韓圜。

分析師估計,三星半導體部門2023年營收約509億美元(約台幣1兆5,000億元)。

台積電成為2023年全球營收最高的半導體公司,主要是因這年台積電等所有公司都因手機、筆電庫存水位高,總體經濟需求不振,地緣政治動盪等大環境影響,但台積電以純晶圓代工模式營運,客戶產品種類相加,比三星和英特爾更廣。

相較之下,三星因記憶體供過於求,營收大幅下滑,英特爾則受AMD等競爭對手侵蝕資料中心市占率,加上筆電和PC需求不振,英特爾銷售處理器為主的營收也難大幅成長。

台積電從草創到世界第一之路,突顯商業模式的重要性。因1990年代,葛洛夫領軍的英特爾叱吒半導體產業,以整合元件製造商模式(IDM)開創了微處理器的時代;更在1992年擊敗日本NEC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

《財訊》雙週刊指出,1987年台積電成立,以晶圓代工模式進入全球半導體市場,雖然研發不同半導體製程,且每年高額資本支出投入研發與先進製程技術,但絕不推出自家產品,專心服務客戶,和主要生產自有產品的IDM模式大不相同。

三星相反,除了強攻記憶體製造,同時走上下游整合之路,從記憶體做到手機、電視,賣一次產品三星從零組件到整機都可賺錢。但三星在晶圓代工業務遇到挑戰。雖然從李健熙時代就想要經營晶圓代工事業,儘管2014年三星曾經搶下蘋果訂單,但同樣一款iPhone 6手機,搭載台積電版本晶片的iPhone竟比三星版性能更加出色,讓蘋果最後將訂單轉向至台積電,從此蘋果都將晶片代工訂單獨家交給台積電。

英特爾1995~2020年,長期占據全球半導體營收龍頭的地位,主因是英特爾在個人電腦CPU擁有高市占率,不過2018年開始英特爾面臨AMD威脅;AMD執行長蘇姿丰(Lisa Su)以精明幹練聞名,她不惜支付解約金,和原本負責製造AMD處理器的晶圓代工廠美國格羅方德(GF)解除合約,於2018年改委託台積電代工。自此,AMD在台積電技術支持之下,在CPU市占率快速成長,讓英特爾芒刺在背。

2020年全球歷經本世紀最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帶動遠距工作與生活的模式。尤其PC、NB等需求因此大增,但不久就出現庫存居高不下的狀況。以至於2022年第二季開始,整體市況反轉向下。

從營收變化來看,很清楚可以看到三星與英特爾的營收2021年見高點後,就出現下滑走勢,主要是因這二家業者營收相當依賴原有的記憶體和處理器產品。

反觀台積電過去這十年,除了為最大客戶蘋果生產晶片,同時也開始布局高速運算(HPC)、車用電子等,得以分散過度集中於消費性電子產業,營收來源更見分散靈活。

尤其,近兩年生成式AI商機崛起,對於高速運算與繪圖晶片(GPU)需求強勁,然而,這些高階晶片製造都離不開台積電先進製程,以及後段CoWoS先進封裝,加上台積電龐大的產能,也讓Nvidia與AMD二大IC設計公司非常依賴台積電。由於AI晶片需求出現,加上手機晶片庫存持續下降,讓台積電在2023年營收站上全球半導體龍頭。

韓國媒體BusinessKorea報導,從每年年終市值差距看,自從三星2020年底以市值為5,008億美元,領先台積電市值的4,881億美元,兩者差距127億美元。2021年年終市值,三星開始被台積電超越,台積電領先約1,338億美元。到2022年,台積電市值領先額到933億美元。2023年終市值,台積電領先三星達1,378億美元。

《財訊》雙週刊報導,蘋果、輝達、超微、聯發科、高通及英特爾五大客戶,今年會大量採用台積電3奈米製程,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日前法說會指出,台積電3奈米製程無論PPA(效能、功耗及面積)及電晶體技術,都是業界最先進技術;且今年3奈米營收比重也會從2023年6%成長至15%。

台積電2023年成為世界最大半導體公司後,股價在農曆年後以709元跳空大漲開出,僅差1元即達漲停價位,不僅突破前高688元,同時總市值也躍上18.3兆元。

這代表晶圓代工模式效率優於對手,台積電將持續拉高和競爭對手三星與英特爾的距離。相信未來不論先進製程進展或營收獲利及市值等,台積電的領先地位短期都難撼動。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

從這裡可透過《Google 新聞》追蹤 TechNews

Google News

關注我們

NOTICE US

Sub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