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連六年獲利的本土自行車碼錶龍頭,竟因疫後快速復甦,年虧損逾 7 千萬元。面臨需求下降、通路財務危機的雙重打擊,如何靠加入亞馬遜轉虧為盈?
2024年,非洲厄利垂亞自行車選手Biniam Girmay,在環法自行車賽摘下三站單站冠軍,是環法首位獲得單站冠軍與綠衫(衝刺積分王)殊榮的非裔選手。而助攻的自行車碼錶,竟是台灣本土品牌「Bryton」。
這由群利科技打造的品牌,目前在美國、歐盟、日本等全球30國銷售;國內市占率高達四成,與GPS大廠Garmin相當,國際市占也躋身前三。
攤開群利財報,截至2024年11月,累積營收2.56億元,全年營收有望突破2.8億元,是2023年兩倍。一家資本額與對手Garmin差了40倍、員工數更僅1/200的興櫃公司,為什麼有機會在國際賽事備受肯定?
「我們靠CP值和簡易操作取勝!」群利科技董事長王聖慜對《今周刊》說,2009年成立時,Garmin已具相當知名度,身為後進者的群利必須想辦法突圍。
當時市面自行車碼錶單價都偏高,動輒上萬元,對愛運動的小資族而言,入手門檻較高。他認為,自己創業前有近十年汽車用導航設計經驗,如果能推出容易操作、價格平實的產品,就有機會滿足客群。
於是,王聖慜帶領公司團隊,花一年研發第一代產品,「從拿到錶再到設定,只要1分鐘就能上路,反觀對手,可能要半小時起跳。」他自豪介紹,強調Bryton平均售價低對手三成,初階款甚至不到2千元即可入手。
「Bryton介面簡單明瞭,價格又親民,對非職業選手來說很夠用,推出後確實累積不少擁護者,不輸對手。」自行車店主管從消費者的回饋如此分析。
隨著營運逐漸穩定,2016年群利開始獲利。加上疫情期間,戶外運動風潮興起,也帶來紅利,2021年營收近5億元、獲利逾7千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還到3.94元,都寫下新高紀錄。
「沒想到2022年疫後才是悲劇開始」,他口中的悲劇,是民眾回歸正常生活速度比預期快許多,許多人重回健身房懷抱,自行車錶需求瞬間下降兩三成。更棘手的是,受惠疫情初期的「甜頭」,實體通路不斷訂貨,無法消化高庫存衍生的財務危機。
「2023年是倒店最高峰」,王聖慜以歐盟合作3千家車店舉例,高達二成業者因賣不出商品倒閉。「通路完全走不動,當年就虧了快8千萬元,再虧下去,公司恐怕會倒閉。」回憶起當時情形,他難掩苦笑。
眼見實體通路卡關、找不到出海口,亟欲抓住生機的他,決定「死馬當活馬醫」,從線上找商機。
(作者:曹悅華;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今周刊》;首圖來源:Bryton)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
請我們喝杯咖啡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每杯咖啡 65 元
x 1 x 3 x 5 x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元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 取消 確認從這裡可透過《Google 新聞》追蹤 Tech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