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黃仁勳合作30年登高峰後急轉,美超微再爆財務醜聞黑歷史

新聞媒體 2024-09-05
與黃仁勳合作 30 年登高峰後急轉,美超微再爆財務醜聞黑歷史

美超微(Super Micro),這家曾因財報造假被勒令下市的 AI 伺服器巨頭,如今再次陷入醜聞風暴。

這次的事件始於知名做空機構「興登堡研究」在美國時間8月26日發布的報告,報中揭露美超微涉嫌操控會計項目、進行兄弟自肥交易,甚至違反美國制裁禁令,將產品間接輸往俄羅斯。

讓市場更為震驚的是,就在美國時間8月27日,美超微竟然宣布其2024年會計年度(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年報(10-K),因為需要更多時間進行評估,而無法如期在8月底期限前繳交。

消息一出,簡直如同坐實做空機構發布的訊息。也讓美超微當日股價一度重挫近28%,最終以大跌19%作收。而從美超微股價來看,它已從今年3月高點的1180美元攔腰斬至9月3日的441元。

而此次的事件也讓市場再度重新檢視這家被視為AI時代中、NVDIA最緊密戰友的AI伺服器代工公司。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美超微第一次爆出爭議事件,在這次興登堡研究出具的報告中,甚至用「連續累犯」來描述他它,之所以被這麼說原因就要回到2017年爆出的事件。

2017年,美超微因會計年報無法按時在期限內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進行繳交,之後再向 SEC要求展延兩次,總計約一年的時間未達繳交財報標準。就連2018會計年度的前三季也都沒有上繳季報,因而在2018年8月遭SEC下令於那斯達克暫停交易、轉往OTC交易,並且從那斯達克交易所摘牌,直到2020年1月,美超微普通股才重回到那斯達克交易。

▲ 時至今日美超微官網年報下載區域,依舊沒有2018年選項。

而根據美國SEC在2020年8月宣布其調查結果,美超微在2015年至2017年間的會計年度,因為管理階層多次為了當季的結帳需求,在遭到客戶反對、或在客戶不知情下的情況下,仍要求業務提早對客戶出貨,以便進一步認列營收。

不僅如此,當時甚至發生將組裝錯誤、未組裝完成產品出貨給客戶的情況,並且將這些出或認列於營收中。過程中還有少提列支出等多種不當會計行為情況下,也導致SEC對美超微提起訴訟。

針對SEC的提告,美超微在不承認也未否認的情況下,最終以支付1,750萬美元(約新台幣5.5億元)的罰款後雙方進行和解。當中,美超微前財務長Hideshima則同意繳交合計超過30萬美元的非法所得和損害利息,再加上5萬美元的罰款。至於執行長梁見後則被SEC要求償還會計不當期間的210萬美元股息收入。

只是這樣的和解結果,似乎沒有真正讓美超微改變。因為根據興登堡的報告指出,在與SEC達成和解後的不到3個月時間,美超微就重新雇用了先前涉及醜聞的高層。

晶片門事件衝擊客戶對產品信任度

除了財務上的醜聞,美超微還被爆出過「間諜晶片」事件。2018年,彭博社曾大篇幅報導,美超微出售給蘋果和Amazon等近30家美國企業的伺服器在製造過程中遭到供應鏈攻擊,疑似被中國解放軍控制的駭客植入間諜晶片,以竊取機密資訊。

這一篇報導在當下引發全球震撼,儘管美超微當時的知名度遠遠不如今日。報導一出,包括蘋果、Amazon與美超微都對此報導予以否認,由於報導中引述的都是不具名受訪者,當時也被質疑報導的真實性。2021年彭博再度引述消息人士,佐證其2018年的報導,美超微則對此表示,彭博最新報導並未說明調的結果,且新聞提及的美國政府單位,多年來仍持續採用其產品。

此次興登堡報告的指控,加上美超微延後發布年報,重創了美超微近年來在AI伺服器領域累積的正面形象。在噤聲多日後,美超微首度對此做出回應,指稱興登堡的報告不實或有不準確的陳述。梁見後也強調,「這事件不會影響公司產品或提供(IT解決方案)能力。生產力未受影響,並繼續以符合客戶需求的速度運作。」

不過,究竟這次是美超微黑歷史序章,還是僅是做空機構的空穴來風,全球投資人都在等美超微年報發布後的答案。最後,由於超微(AMD)與美超微(Supermicro)的中文公司名稱過於接近,也讓很多人一陣混淆,變成超微、美超微傻傻分不清楚,引發誤會讓超微躺著也中槍。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TechNews 科技新報(@technewsinside)分享的貼文

(首圖來源:Supermicro)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

請我們喝杯咖啡 icon-coffee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 取消 確認

從這裡可透過《Google 新聞》追蹤 TechNews

Google News

關注我們

NOTICE US

Sub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