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支付夯,金管會分析二因素促「掃經濟」興起

新聞媒體 2022-02-06


人手一機的時代,行動支付逐漸興起,掃碼支付筆數及金額有顯著成長。金管會指出,掃碼支付建置成本與技術門檻相對較低,且掃碼支付業者可透過 App 整合回饋折抵、促銷活動等服務,貼近民眾生活。

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研究資料,2020年9月行動支付占整體信用卡消費筆數與金額分別為15.7%與4.9%;至2021年9月時,筆數占比提升至20.2%,金額占比提升至7.8%,較前一年雙雙成長。金管會觀察,民眾支付習慣逐漸改變,使用行動支付付款比例已越來越高。

行動支付可概略區分為「掃碼支付」與「感應支付」,前者以掃碼(QR Code)為主要支付方式的第三方支付、電支機構電子錢包等,後者以NFC感應支付為主的Apple Pay、Google Pay、Samsung Pay等國際三大Pay行動裝置錢包。

金管會引述聯卡中心研究資料指出,2020年第一季掃碼支付與感應支付筆數占比約為65%及35%,金額占比約為48%及52%;至2021年第三季,掃碼支付筆數占比增至近七成、金額占比增加至六成,顯示除了「嗶經濟」,掃碼支付商家採用的情形逐漸提升,「掃經濟」正蓬勃發展。

解密「掃經濟」影響力為何逐漸擴大,金管會指出,第一項原因是掃碼支付建置成本與技術門檻較低,對商家有利快速導入;第二項原因是掃碼支付業者可透過App整合回饋折抵、促銷活動等服務,貼近民眾生活,容易獲得民眾青睞。

若以2021年前9月消費場域分析,民眾較常於餐飲、電商、便利商店、生鮮食材超市及水電瓦斯、行政規費「掃碼支付」;交通及百貨公司則「感應支付」較多。

此外,「感應支付」各月平均單筆消費金額落在新台幣580元以上,「掃碼支付」平均單筆消費金額較小,最高為524元。

從2021年前9月持卡人性別及年齡分析,不論性別,年齡20~50歲族群行動支付使用頻率以「掃碼支付」居多,占比約七成;60歲以上消費者使用「感應支付」比例則明顯高於其他年齡族群,使用率達44%。

(作者:謝方娪;首圖來源:Unsplash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