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關於改變供應鏈的爭論已持續一段時間,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也出現更多論據。
據Konrad-Adenauer基金會委託Ifo研究院最新問卷結果,受訪5,000家企業中,僅十分之一公司表示未來更依賴國內供應鏈;儘管供應鏈有許多問題,但德國只有少數公司希望取代全球採購,大多數公司對改變原料採購的意願不高。Ifo研究院外貿中心主任Lisandra Flach表示,許多公司反而計劃擴大倉儲規模,增加供應商數量。
由於口罩、防護衣等醫療用品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自國外取得不易,繼而引發重啟德國生產的爭論。目前德國工商界則抱怨晶片等重要半成品大幅短缺的問題。據Ifo研究院資料,大公司依賴更多供應商,中小型公司則計劃擴大倉儲。F主任表示,當受到材料短缺影響時,工業界有44%公司計劃改變採購方式,比例高於批發業35%、零售業27%,以及服務部門10%。
另據研究,將生產移回到德國或轉到其他鄰國,恐導致榮景不再。如國外產製之半成品成本較低且品質較高,轉須在德國生產時,將不利競爭力,也可能令德國實際經濟產能下降近10%。這同樣適用將生產遷至歐洲鄰國,恐令德國經濟產能下降4.2%。
Konrad-Adenauer基金會與德國聯合政府的基民黨(CDU)關係密切,國際貿易暨經濟事務專家Jan Cernicky表示,對德國企業的供應鏈進行政治全面重組,不僅無必要性,且此種回流製造(Reshoring)更將付出巨大經濟及社會代價。特別是中小企業,往往難以應付供應鏈關係的高度多樣化,與若干外國供應商建立及協調業務關係時往往需要付出相對大的努力。研究作者之一Andreas Baur也表示,對中小企業更友善的自由貿易協定設計,可為更穩健的供應鏈有重要貢獻。
從德國角度來看,歐盟供應鏈重組明顯扮演關鍵角色,而非一心只想把德國打造為中國與美國的獨家供應商。如果把歐盟視為整體考量,將成為美中兩國最重要的中間半成品供應商。F主任認為,中國與歐盟間的相互依存關係或可降低採取激進貿易政策的可能性,也可減少雙方貿易衝突時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