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次景氣循環擴張期達71個月,創史上第二

新聞媒體 2023-03-21
第 15 次景氣循環擴張期達 71 個月,創史上第二

國發會今天公布台灣第 15 次景氣循環高峰認定為 2022 年 1 月,擴張期長達 71 個月,創下史上第二長景氣擴張期紀錄,而後步入收縮;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景氣轉向訊號浮現,推估景氣可望第二季落底。

一個景氣循環週期含一個擴張期(expansion),指介於景氣谷底(trough)至景氣高峰(peak),以及一個收縮期(contraction),介於景氣高峰至景氣谷底。

國發會於今天第107次委員會議提出「台灣第15次景氣循環高峰認定」報告,透過綜合指數法等計量方法,並觀察國內重要經濟指標及經濟情勢變化,考量景氣循環應具有顯著性(Pronounced)、持續性(Persistent)、普遍性(Pervasive),並邀集專家學者、政府機關共同研議後,認定台灣第15次景氣循環高峰為2022年1月。

根據國發會資料,第15次景氣循環擴張期長達71個月,遠高於平均值40個月,僅次於1956年的96個月。

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表示,2016年3月起,台灣進入第15次景氣循環,期間面對英國脫歐、美中貿易戰、COVID-19疫情等衝擊,但台灣受惠於全球產業供應鏈移轉、台商回台,以及疫情帶動數位需求,使得台灣經濟成長亮眼。

高仙桂進一步指出,貿易戰期間,台商大舉回流,投資率走高,支撐經濟成長,與過去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情況有很大不同;另一方面,疫情期間,台灣前期防疫得當,生產沒有中斷也有助益。

然而,當前台灣面臨全球需求放緩、出口持續衰退的局面,外界更關注景氣何時落底;按照歷次景氣循環經驗,收縮期平均為15個月,以此推算,2022年1月到景氣高峰後,今年4月會是谷底。

但高仙桂表示,這僅是按照平均值推算的結果,實際上得經過嚴謹的認定,而且美國跟其他國家央行貨幣政策如何在通膨、經濟成長與金融穩定間取得平衡,中國經濟復甦程度,以及地緣政治等全球經濟風險,均可能進一步牽動台灣經濟。

高仙桂接著指出,國發會景氣燈號的領先指標、中經院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台經院的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都有正面訊號浮現,意味景氣確實可能在今年第二季落底,不過國際局勢詭譎多變,還是得審慎關注國內外局勢變化。

國發會今天委員會議同時請經濟部、國發會及勞動部就「產業投資五大要素優化政策111年度執行總成效」案進行報告;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會中請各部會持續優化產業投資五大要素政策,穩健邁向疫後復甦。

供水要素部分,經濟部表示,2022年已達成每日增供21.9萬噸穩定供水目標,預計2023年再增加23.35萬噸水量;考量氣候變遷、旱澇頻繁、高科技產業發展用水快速成長,且南部正值缺水嚴峻,經濟部將趕辦多元水源開發及強化西部廊道供水管網,以確保供水穩定及備援能力。

(作者:潘姿羽;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從這裡可透過《Google 新聞》追蹤 TechNews

Google News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