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6 日,上半年大漲將近 16 倍的第一飆股合一,以 359 元漲停板價位,再度改寫歷史新高,市值正式突破 1,200 億元大關,繼續率領著生技股向前衝。
自疫情衝擊後,短短半年之間,恆大已經大漲近 10 倍,敏成大漲 13 倍,瑞基也有超過 5 倍的漲幅,讓原本奄奄一息的生技族群全面的活了起來,生技整體市值從 4,500 億元重返 1 兆元大關。
「如此令人興奮的股價飆漲,生技股到底還可不可以買啊?」成為全台小股民最關切的話題。就連 Yahoo 奇摩股市熱搜股前 10 大名單中,防疫股瞬間暴紅,高端、國光、康那香及恆大全部入榜,看得出市場有多迷戀這一波飆漲的生技族群。
只是漲了好幾倍的生技股,該買?還是高點已經到了?
「再大的利多,籌碼在散戶手上也不會漲」,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這句股市老話的意思,換個角度說,就是指籌碼落在大股東手上,再大的利空也不會跌。
飆股到底還可不可以追高,有時候從大股東的動態就可以得知。通常大股東是指公司內部人或大型法人機構,若是說,公司內部人在大漲過後,開始有申報轉讓的動作,就要注意是否為超漲的訊號了。
為了防杜公司利用資訊不對稱的優勢操弄股價,《證交法》對公司內部人持股轉讓有相當嚴格清楚的規範,受到監督的對象,除了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及持股超過 10% 的大股東之外,相關人士的配偶、未成年子女,也都要事前申報。
但是要先了解的是,內部人持股轉讓通常有 5 種方式,一般交易、贈與、信託、盤後配對交易及指定人交易,不是每一種都會影響股價。申報轉讓的用途如果為贈與、信託、盤後配對及指定人交易,有些是為了節稅效果,有些是策略性轉讓,因為不是由市場賣出,不會造成市場上的賣壓,對股價影響可持平看待。但若是數量大,也須謹慎以對。
至於讓投資人最在意的大股東申報轉讓,就是「一般交易」,意指直接從交易市場大量賣出,這通常被視作股價已經漲多的訊號。
以歷史為鑑 巨額申讓後行情終結時?
拿過去歷史紀錄一看就可得知,大股東一旦申報轉讓後,會如何影響股價表現。例如,2018 年 10 月公開資訊觀測站揭露,康友董事長黃文烈分別透過盤後定價交易、巨額逐筆交易的方式,在 8 月及 9 月申讓 300 張,10 月申讓 1,300 張,而當時康友的股價正在歷史高點區 500 元之上。但這消息曝光之後,康友出現連 13 根跌停板。
至於去年搭上 5G 高頻、高速題材的散熱族群,超眾、雙鴻、泰碩都拉出一波倍數漲幅。但在市場最熱之際,7 月 29 日,被視為華為基地台散熱廠商供應鏈之一的奇鋐,在董娘申報轉讓 1,034 張後,立刻引起市場擔憂,全面跟進殺出持股。最後,奇鋐最高點就落在 7 月,至今仍未超越前波高點。
另外,大股東售股重挫股價,還有一個前車之鑑。2018 年 7 月,國巨董事長陳泰銘前妻李慧真大舉賣股 1.2 萬張,套現 120 億元,引爆市場注目,也為國巨千元崩盤吹起了死亡號角。
這個案例比較不一樣的是,整個過程是透過中國信託託管帳戶賣出,該大股東持股不足 10%,不需要申報轉讓,只是因為市場對象為陳泰銘前妻的這一層關係,驚動了市場而使消息曝光,最終引發市場賣壓,再次凸顯大股東售股的影響性。
這一回防疫股在經歷一波大漲後,6 月申報轉讓名單的公告中,太景、懷特、高端疫苗、熱映、逸達等多檔生技股都出現賣股的動作,這是否暗示著股價漲多的訊號?
的確,從股價位置分析,太景從 3 月 19 日低點算起,已經大漲 88%,創近 3 年來新高,而身為大股東身分的台灣糖業在 6 月 19 日時,當天太景漲停板 27.5 元,出現申報轉讓 4,000 張後,太景多頭行情立刻戛然而止。
防疫重點指標高端疫苗,在這一波大漲 162%後,也看到大股東基亞申報轉讓 1,650 張。測溫槍廠商熱映,也是因為這一波搭上防疫題材,帶動股價大漲近 2 倍,來到 157.5 元,改寫歷史新高;6 月間,身為大股東的遠見科技申報轉讓熱映 1,000 張。
不過,在美國疫情持續延燒下,在市場買盤依舊捧場下,高端疫苗仍舊持續創高來到 123 元,法人笑著說,「果然是有總統、行政院長加持過,就是不一樣」,熱映的股價表現至今也未受影響。
市場依舊熱 注意股價漲多就是最大利空
甚至,由合一所帶動新藥生技族群,在展開比價效應的帶動下,像是逸達今年突破百元大關,翻倍大漲,儘管監察人申報轉讓 300 張,股價也未受到影響,反而是受到新藥開發的利多激勵,連續出現 3 根漲停板,多頭氣勢顯露無遺。
對於這一波生技股的超級行情,即便大股東賣股動作不斷,都無法讓市場冷卻下來。對此,兆豐投顧解釋著,國際間生技大咖利多頻傳,生技相關指數持續創高,以及美國疫情始終降不下來,這些因素都間接讓台股的生技股一時之間熱度降不下來。
不過,儘管整體氛圍仍有利於生技股的行情,然而投資界常言道「漲多就是最大的利空」,對於這些股價幾乎都是翻倍大漲的公司,任何不利消息的風吹草動,都可能成為致命傷,投資人必須更加小心。
畢竟,董監事或大股東,通常比一般投資人更了解公司,若是大筆轉讓股票,多少會讓市場聯想到「公司派認為股價已經很高了」,或是「籌碼開始散亂」,過去幾個前車之鑑猶在眼前,除非有更新鮮的利多刺激,否則,股價漲多,同時又出現大股東申報轉讓的公司,就算短期內股價仍未受到衝擊,恐怕也已經不適合再追高了。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