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聯電兩強爭霸,造就張忠謀與曹興誠30年的瑜亮情節傳說

新聞媒體 2020-12-16


台積電與聯電無疑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歷程中的靈魂角色,過去領導這兩家公司的發展的張忠謀與曹興誠,不僅是打造台灣半導體產業版圖的重量級人物,也是各具風格,甚至是各佔一片天的企業家。大家對於這兩位半導體傳奇人物的比較,從台積電與聯電的營運,一路比到各自的身價,兩人有「瑜亮情節」的傳言一傳就傳了 30 年。

今日,在竹科 40 週年慶上,已經王不見王多年的兩人終於上演了一齣世紀大和解戲碼,曹興誠一句「與張忠謀兩人之間其實並沒有心結,但過去也沒機會講到話」,將兩人 30 年來的恩怨情仇說的雲淡風輕。趁著竹科 40 年,讓我們一同回顧彷彿是台灣半導體發展簡史的晶圓雙雄瑜亮情節恩怨史。

1974 年,當時的行政院秘書長費驊,會同包括經濟部長孫運璿、交通部長高玉樹、電信總局局長方賢齊、工研院院長王兆振與電信研究所所長康寶煌等政府官員,再加上美國無線電公司(RCA)研究主任潘文淵聚在一起討論如何促進台灣經濟轉型,希望能從原本的紡織業轉而發展電子業。討論結果最後決定,藉由政府的主導來發展積體電路產業,由經濟部在工研院底下設立「電子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也就是後來的工研院電子所,以電子錶使用的晶片為基礎,預計自美國引進積體電路技術。

潘文淵邀集海外華人組成「電子技術顧問委員會」(TAC),為工研院擬定技術合作邀請函,詢問 30 多家美國半導體廠商技術移轉的意願,最後選定 RCA。當時 RCA 已經在台灣設廠生產電子產品,而且願意代訓人才,並負有更新技術之義務,以及買回所生產出的晶片,因而雀屏中選。當時工研院選派楊丁元、史欽泰、章青駒等多人赴美國 RCA 工廠培訓,回台灣在電子所設立積體電路示範工廠,後來這些人均成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關鍵人物。

而電子示範工廠生產的首批電子表電路 CD4007 A 的良率為 55.7%,但 4 個月後便超過 RCA 估計的最高良率 80%。此後甚至超越美國的平均良率 83%,而達到 88%,連 RCA 都自嘆不如。後來,RCA 甚至一度請求工研院將示範工廠或是技術賣回 RCA,但為工研院拒絕,之後開啟了台灣積體電路產業的輝煌世代。

不過,產品大受歡迎的情況下,卻產生了另一個問題,那就示範工廠越來越商業化,需要擴廠的資金需求也越來越高,而這與工研院身為研究機構,準備專心第二期積體電路研究計畫產生衝突,因此決定將示範工廠切割出去,這也就是在 1980 年成立衍生公司聯華電子(聯電)的由來。

至於,後來台積電的成立,則是工研院電子所「超大型積體電路計畫」的產物,之後成為繼聯電後的第 2 家衍生公司。如同聯電一般,1987 年成立台積電之際,時任行政院長俞國華希望民間持股能夠至少有 51%,以便確保台積電成為民營公司,但是同樣因為台灣企業家缺乏信心而募資不順,最後只得尋求外資合作,之後由行政院開發基金投資 48.3%、荷蘭飛利浦公司投資 27.5%,本地民間資本僅占 24.2%。

張忠謀曾同時擔任台積電與聯電董事長

而在成立聯電與台積電的先後過程中,一開始聯電成立的初期,是由時任工研院長方賢齊擔任董事長,以及華泰電子創辦人杜俊元擔任總經理,原工研院電子所副所長曹興誠擔任副總經理。而自1982年起,開始由曹興誠接任總經理。之後,1985年張忠謀返台接任工研院長並兼聯電董事長。不過,隨著後來台積電的成立,張忠謀也擔任台積電的董事長。因此,到了1991年曹興誠聯合其他聯電董事,以「競業迴避」為由,令張忠謀辭去聯電董事長,專任台積電董事長。而這個事情,就可以說是張忠謀與曹興誠長達30年競爭歷史的濫觴。

除了兩人早期在台積電、聯電兩家公司經營上的互別苗頭之外,誰是「晶圓代工」這獨創的半導體商業模式的發明者,這話題也始終圍繞在張忠謀與曹興誠兩人的身上。因為,就在台灣陸續發展出台積電、聯電兩家成功的晶圓代工廠商之後,許多國際的半導體企業也開始爭相模仿,首先是新加坡的特許半導體(Chartered Semiconductor)也開始純晶圓代工模式。之後還有南韓三星、日本的富士重工、川崎鋼鐵、神戶鋼鐵與山葉以及美國的英特爾等公司,也在自身業務外投入晶圓代工產業。

事實上,一開始聯電創立之初的營運模式除了傳統的積體電路的設計、生產與銷售之外,也經營晶圓代工業務。而所謂的晶圓代工是指半導體廠商只做製造,不涉足設計。但是,面對半導體製造成本大幅增加,如果不是有晶圓代工廠來支援半導體設計公司如雨後春筍出現,當前的半導體產業不可能如此蓬勃發展。因此,晶圓代工可說是台灣在半導體業界創新的商業模式,如同後來張忠謀所說,他一生對半導體產業的最大貢獻就在此,而也是台灣半導體產業至今最重要的競爭優勢來源。

誰是代工商業模式最初發想者,成為引爆點

也就因為影響全球半導體發展深遠,所以對這誰是晶圓代工商業模式發明者的歷史定位,張忠謀與曹興誠兩者也始終爭論不休。就當前來說,大多數人都認為其被稱之為 「台灣半導體教父」 的張忠謀是發明者。不過,過去的曹興誠則是認為,晶圓代工模式是他在工研院電子所服務時最早提出晶圓代工的構想,而且聯電也是在他的經營下,最早從事晶圓代工業務,而張忠謀是等到1987年工研院第二次成立衍生公司台積電時,才開始從事晶圓代工。

另外,張忠謀則認為他還未回台灣工研院任職,仍在德州儀器工作時,就已經萌生晶圓代工的想法。而由他負責的台積電才是首家專注於純晶圓代工的半導體企業。而且,當時他曾經向熟識的英特爾與德州儀器提出晶圓代工的構想,但對方都認為不會成功,因而拒絕投資台積電,如此就能證明這種商業模式的創新。只是這樣的爭論,在早期台積電與聯電併稱「晶圓雙雄」時期時有所聞。但隨著後來台積電的營運成績遠超過聯電之後,就很少再將兩者相提並論,使得這個爭議逐漸消失,榮耀盡歸於張忠謀。

從晶圓雙雄,到台積電稱霸晶圓代工產業

而除了以上的兩個事情之外,之後最為人所討論的自然是張忠謀與曹興誠兩人後來在台積電與聯電兩家公司的競爭比較上。在當時面對晶圓代工市場的百花齊放20世紀末,此時的台積電仍依照自己既定的步伐邁進。1999 年,台積電領先業界推出可商業量產的 0.18 微米銅制程製造服務。2001 年,台積電推出業界第一套參考設計流程(Reference DesignFlow),協助開發 0.25 微米及 0.18 微米的客戶降低設計障礙,以達到快速量產之目標。2005 年,領先業界成功試產 65 奈米製程晶片。同年 6 月,張忠謀辭去台積電執行職務,將棒子移交給其一手培養起來的接班人蔡力行,自己則僅擔任董事長的職務。

這時反觀較早成立的聯電,1995 年之際,聯電正式放棄經營自有品牌,跟隨台積電轉型為純專業晶圓代工廠。雖然一開始吸引了許多半導體客戶的眼光,也創造出成效。不過,隨著聯電內部也陸續成立 IC 設計公司之後,開始造成客戶對技術安全的疑慮。後來聯電內部成立的 IC 設計公司包括聯發科、聯詠、智原等陸續拆分出去,但還是得不到客戶們的青睞。而這時的聯電,也在製程發展的步伐上開始落後給台積電。尤其,在 1999 年,在面對客戶的需求下,台積電領先業界推出可商業量產的 0.18 微米銅制程製造服務之後,聯電先前的技術領先紅利也就開始逐漸消耗,直到後來只能扮演技術追趕者的角色。

而進入2000 年之後的聯電,雖仍維持著晶圓代工市場的第二把交椅的身分,而且在製程技術上不斷地緊咬著台積電。其中,聯電甚至在台積電還在 0.13 微米製程之際的 2003 年,就率先推出 90 奈米製程。但是,到來後來的 65 奈米之際,台積電就已經趕上聯電,在相同的 2005 年推出。而再到 45 奈米製程之際,台積電推出時間已經領先至 2006 年,聯電則直到 2008 年初才推出。

這時的台積電,雖然幾乎在製程上已超越聯電,逐漸成為市場上的龍頭。但是,其在公司治理上卻面臨的瓶頸。首先是 2008 年全球金融海嘯衝擊,使得 2009 年營收較 2008 年下滑了 11.2%,而且還因為勞資爭議事件鬧的滿城風雨。再加上當時台積電正在積極開發的 40 奈米製程遇上瓶頸,這些因素都讓公司營運面臨虧損的危機。2009 年 6 月,在卸任 4 年之後,張忠謀以 78 歲高齡,重新回鍋擔任台積電執行長職務,透過一系列的危機處理,使台積電的營運重回正軌。而其中之一的關鍵,就是繼 40 奈米製程之後的 28 奈米製程,台積電決定採用與英特爾相同的 Gate-last 架構,放棄 IBM 的 Gate-First 架構,使得當時同樣在開發 28 奈米製程的競爭對手聯電、三星、格羅方德都還持續在研發卡關的時刻,台積電能在 2011 年正式量產 28 奈米製程。

而正因為台積電率先推出 28 奈米製程之後,包括聯電在內的競爭對手因製程技術和台積電落差無法縮小落差的情況下,只能在 65 及 45/40 奈米的技術節點上彼此削價競爭。而這樣的結果就是,在接下來的一年中,台積電的 28 奈米的營收占總營收的比率迅速從 2% 爬升到 22%,讓台積電掌控了這場競賽的優勢。至此以後,聯電在先進製程的進展就只能追著台積電跑。先前有業界分析指出,聯電由於過度對先進製程的投資,導致每次新製程量產時,產能利用率必須達到 90% 以上才能獲利,這也使得聯電後來獲利一直無法成長、始終維持低檔的主因。

根據市場研究及調查機構《IC INSIGHTS》的最新研究數據顯示,2020 年全球前 15 大半導體廠當中,台積電的年營收可望達 454.2 億美元,將僅次南韓三星(Samsung)及處理器龍頭英特爾(Intel),居全球第 3 大半導體廠。不過,相較於三星有記憶體及晶圓製造,英特爾以銷售處理器及其他晶片為主的商業模式,台積電則是其中唯一的純晶圓代工廠。另外,根據 TrendForce 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的調研結果顯示,2020 年第 3 季台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的市占率高達 53.9%,也就是在前 10 名的晶圓代工企業當中,其他 9 名的總和都沒有台積電一家多。因此,可說發展至今的台積電似乎已經成為台灣經濟的「護國神山」,其帶領台積電共 31 年的張忠謀自然功不可沒。

至於,淡出台灣半導體業界的曹興誠,雖然已經不參與聯電的相關決策,但目前仍舊為聯電的榮譽董事長。而且,隨著近期聯電的體質調整,營運情況已逐漸擺脫過去的瓶頸,開始向好的方向發展,甚至在2020 年 12 月 4 日,聯電股價來到每股新台幣 47.6 元的漲停價位,創下 18 年來的股價新高價位,拉抬市值一舉推升至 5,913 億元,已超越台塑的 5,684 億元市值,直逼國泰金的 5,991 億元,排名台股第 8 名位置。這結果也使得這位被稱之為半導體界 「梟雄」 ,並且在全球半導體業界衝鋒陷陣的曹興誠過往,又再度的被提起。而隨著兩人上演大破冰和解的握手戲碼,則兩人過去的競爭是否就此 「一笑泯恩仇」,或許仍將是大家持續關注的焦點。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攝)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