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下旬,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的 Facebook 粉絲頁,出現了這麼一則貼文:「高科巡迴巴士即將於 110 年 1 月 4 日試營運!」附件中的路線圖則列出了規畫中的巴士路線,每日上、下午尖峰時段,行經路竹車站、路竹高中、高科宿舍、群創光電、華邦電子、行政區域、標準廠房、東台精機、廣泰金屬等主要大廠和行政設施站點,每時段各行駛 3 個班次。
▲ 高雄橋頭糖廠旁的這一大片綠地, 正緊鑼密鼓進行開發作業,引進高科技廠商,未來將呈現完全不同的風貌。
「總算想到我們了!」一位在路竹園區工作的工程師大嘆,雖然他自己開車,沒有搭乘園區巴士的需求,但一樣是南科,路竹的面積就算不比台南園區,明明廠商都進駐路科十多年了,很多設施和服務一直都與台南有落差。直到最近,他才明顯感受到:「大廠來了,關愛的眼神也來了。」
同屬南部科學園區的橋頭,位於地方法院前,由中鋼集團旗下中欣開發推出的新成屋建案「欣橋之心」,人員忙進忙出。負責代銷的廣誠國際襄理禹畯閎說:「規劃 342 戶,網路預約看屋已經將近 2,000 組了。」這個建案預計 11 月才會公開,但在橋頭科學園區落實的效應下,業者對於「公開即完銷」頗有信心,市場同業也已經預期,橋頭區今年將再添一樁秒殺建案。
隨著科技大廠進駐高雄,南部科技廊道正從台南一路向南延伸。光是今年 9 月及 10 月,核准或宣布進駐、加碼路竹的科技大廠,就有台灣默克、穎崴、穩懋,以及華新科的單一年度最大規模投資等。明年才能開始選地的橋頭,則有智崴集團、華宏新技、長行生技、日月光、國巨、太普高、鑫科、鑫科材料等業者,已經簽署投資意向書。雖然護國神山台積電目前的擴建重心仍在台南園區,但不少科技業大廠確實已經蓄勢待發,錢進高雄。
這一股投資錢潮究竟多麼澎湃?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指出,根據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9 月的統計,在經濟部提出的「台商回台 2.0」 、「根留台灣企業」與「中小企業」3 大投資方案中,投資高雄的廠商總計為 78 家,預計投資金額已逾 1,800 億元,是全台各縣市之冠;其中又以半導體產業、電子零組件等高科技製造業占比最高。
若再加上 2018 年底開始擴廠的華邦電子投資 3,350 億元,科技業近兩年在高雄投資金額已經達到 5,150 億元。這還不包含南科橋頭園區未來進駐廠商的投資金額,也不包括預期配合未來台積電台南 5 奈米和 3 奈米廠投產,相關供應鏈也必須南移或擴產的資本支出。此外,業界也盛傳,美光、亞馬遜網路服務(AWS)等國際大廠,以及中華電、遠傳等電信服務業者,未來都可能投資高雄。
▲ 位於路竹的南科高雄園區近期頻傳重大投資,其中金額最大的華邦電新廠已近完工。
澎湃錢潮湧進高雄!去年至今投資金額 居各縣市之冠
配合科技業者南下的腳步,工研院也加速在高雄布局。工研院除了在台南六甲、沙崙有分院,已計劃在高雄大林蒲成立循環技術及材料專區;未來大林蒲若完成遷村,這裡將成為發展半導體新材料的基地,幫助高雄的石化業轉型。
工研院南分院執行長吳誠文表示,工研院在南科設立初期,就設立了南部分院,「工研院一直想協助半導體技術擴散到南部」,在劉文雄出任工研院院長後,工研院決定在南部發展化合物半導體,在台灣原本擅長以矽為基礎材料的半導體技術之外,再走出一條新的路。
吳誠文解釋,工研院會發展像氮化鎵和碳化矽等半導體材料,這些新材料在發展 5G 高頻通訊、電動車、車用電子、太陽能發電等領域,都有很重要的角色。「我們有一個南方雨林計畫」,吳誠文指出,這些半導體新材料和技術,對南部傳統產業很有幫助,南部有很多車用零配件大廠,像車燈、碰撞件等台灣就做得很好;但這幾年汽車內部電子零件的比重愈來愈高,車用零組件廠商也想轉型。
工研院發展新世代的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後,不只對即將在路竹擴產的穩懋等既有的化合物半導體公司有幫助,目標是想建立一條從材料到系統的生態系,讓做出來的晶片可以在南部變成系統產品。「未來半導體研發和工具設計會在六甲,製造會在南科和路科,材料部分會放在高雄,沙崙會發展應用端的車用電子及綠能電子等。」吳誠文說,工研院南分院目前總人數為 700 多人,明年可望增加到 1,000 人。
產業聚落成形!工業區分工明確 工研院人力擴編
這個從台南到高雄為核心的新興高科技生產聚落,正是總統蔡英文口中的「南部科技廊道」,未來甚至看好帶動的群聚效應可以往北延伸至嘉義、往南擴展到屏東。但至少這次打造廊道的工程,對過去一向是傳統重工業為主要經濟貢獻來源的高雄來說,已經堪稱是一次徹底換血。高雄市長陳其邁更是在接受《財訊》團隊專訪時,直言要讓高雄轉骨的策略,就是「彎道超車、後發先至、跨代成長」。
能讓陳其邁發出豪語,中央的支持是一大原因。蔡英文競選連任總統時提出的「大南方、大發展計畫」,必須落實;但更重要的是高雄握有其他地方都不如的一項關鍵生產要素──土地,而且是價格合理、面積足夠的土地。
投資台灣事務所營運長何坤松指出,這一波回台投資的廠商,在選擇地點時大致有兩點考量:第一是群聚供應鏈關係,也就是要接近客戶端;第二就是土地取得成本。他分析,在地點選擇上,大型業者重視的是產能擴充的空間,而且科學園區的基礎設施比較完善,對於電力、供水都有配套,雖然土地只能承租也沒關係。而這些廠商中,與半導體相關的網通伺服業類別就占了 7 成,加上客戶因素,南部設廠的意願確實比以前高。
但是在南科台南園區連 3 期都已被預訂,僅剩路竹園區還有 24.25 公頃可出租,橋頭園區可建廠面積則有 164.27 公頃,而這兩處,也最接近半導體國家隊核心。不難理解,這次前所未見的南部科技投資潮於焉成形。
在陳其邁的規畫中,全球供應鏈重組、科技大廠擴廠,正是高雄發展的好時機。南部科技廊道不僅是與南科台南園區連結的路竹、橋頭兩個高雄園區,沿著國道一號繼續南行,馬上就抵達全球封測龍頭日月光大本營所在的楠梓加工區。因此過去是石化和螺絲重鎮的北高雄,將變成由台積電、日月光、華邦電子各自領軍的邏輯晶片、封裝測試、記憶體 3 大領域,形成台灣半導體先進製程最大聚落的完整拼圖。
▲ 總統蔡英文力挺之下,讓高雄成為領先台灣科技與產業發展的重心, 將是中央力推的政策。(Source:Flickr/總統府 CC BY 2.0)
高雄產業換血!路竹、橋頭 成科技產業雙箭頭
再往南進入高雄市中心,近年開發力度最大的亞洲新灣區,則將變身為 5G+AIoT 園區。高雄市政府正力邀國內電信大廠如中華電、遠傳以及 AWS 進駐,搭配毗鄰的高雄軟體園區中諸多新創事業,進行虛實整合,開發 5G 應用服務。半導體、新世代通訊、人工智慧、物聯網,這些正在趨勢浪頭上的最尖端科技,將因此在高雄完美合體,甚至可以直接從亞洲新灣區出海,進軍國際。
陳其邁的想法是,「這些在全球都是才剛開始的新興產業,高雄現在趕快做,就是和大家從同一個起跑點起跑,不會有落後其他地方的問題,然後再回頭拉起傳產。」他指出,岡山的本洲工業區裡,金屬加工和扣件產業一向具有全球競爭力,未來可以結合半導體廠的智慧製造升級發展;往南走,臨海工業區裡的化工業者,在大林蒲新材料產業園區完成編定後,又有工研院的研發能量加持,也會是半導體材料的核心重鎮。
羅達生也補充,高雄產業轉型的因素,除了引進外部產業的元素,也包括現行產業的升級。引進科技業投資只是一個開始,除了高雄原來的基礎工業、重工業會受到帶動,接下來也會對服務業、農漁業等不同業別,都造成活化效果。
新灣區新亮點!新創事業進駐 從虛實整合拚上國際
「當年在高雄創業,除了因為沒錢,多少也是想拚一口氣,不信高雄長不出大型的科技業;現在真的可以看到高雄不一樣了。」總部位在高雄軟體園區,也即將前往橋頭擴廠的智崴科技執行長歐陽志宏,對於高雄即將引進更多的科技業活水,充滿期待;他相信,即使沒有台積電,這些大廠依然可以帶動大批人才來到高雄。
今年正好是高雄自「打狗」舊稱改制更名的 100 週年。這 100 年來,從一座小漁村,到成為戰後台灣最重要的重工業基地,高雄曾經繁華也曾經失去光彩。在陳其邁喊著「緊緊緊」的同時,高雄似乎再次感受到科技廊道開通所透出的光線,照射出前方不一樣的路。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