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最新數據顯示,15~29 歲啃老族大增,這群人既不找工作、不繼續升學,也不準備考試。日本早已出現「扭蛋父母」說法,年輕人把所有不順遂歸咎於人生「扭蛋」出生那刻一扭就決定。
至於中國,更是從「狼性」到90後集體「躺平」,這樣的用語也流行到台灣。為何全亞洲年輕人都走入這困境?
集合多家外媒分析,其實中、日、韓三國社經發展階段不同,當地年輕一代看似都選擇「躺平」,背後關鍵成因各有不同。
首先來看和台灣經濟發展最接近的南韓。最近,台灣勞動部規劃基本工資要再漲6%,已是連六漲,一些外界人士仍抱怨不如南韓。因以南韓來說,2017年文在寅總統上台後,便連年上調基本工資,近兩年基本時薪已漲三成,以兌現當初改善年輕人低薪的政見。沒想到善意的政策帶來苦澀現實,工資連番漲,正是導致南韓年輕人被迫「躺平」的關鍵之一。
據《韓聯社》今年7月統計,南韓有二成便利超商放棄24小時營業模式,午夜至凌晨6點均歇業,正是不堪時薪提高造成的虧損,也就此讓年輕人少了大夜班店員的打工機會。
同時間,文在寅政府7月中仍決議將上調明年度基本時薪,漲幅為5.1%,若再算上週末休息日工資,最低時薪約到台幣264元;最低月薪則約台幣4.5萬元,聽來肯定讓台灣上班族羨慕不已,但其實這讓許多中小企業老闆紛紛表示快活不下去。主因是疫情以來,餐飲、紡織等多行業生意飽受衝擊,如果還要調薪,根本無法獲利,不少業者表示裁員或歇業勢在必行。
從此看來,當薪資提高,如果當地產業無法承擔,釋出給年輕人的工作機會反而大幅減少。據《亞洲日報》9月中統計,今年5月南韓長期失業年輕人口為27.8萬人,正是因為疫情以來工作更難尋。其中有近10萬人選擇「躺平」,不升學也不準備考試,比起去年同期大增2.5萬人,以專科以上學歷的男性更為主流。
▲ 南韓年輕人躺平族、啃老族大增,原因之一竟是基本工資連年上漲?
不上班,改瘋借錢玩股票
縱然不少專家批評,為何不努力?畢竟27萬年輕失業大軍,仍有8.5萬人選擇補習考公務員,只是失業人口變多,公務員飯碗競爭勢必更激烈。這份調查並未統計失業人口投資比例,而近期南韓年輕人借錢玩股票,蔚為風潮,或許不少人選擇改做投資也說不定。
日本「扭蛋父母」名詞,說明當地貧窮世襲普遍
日本方面,由於日本經濟泡沫化早自1990年代就開始,至今未明顯翻轉。許多1990年代就苦於低薪的人們,現已孕育出大學畢業的下一代。也因此日本流行的名詞「扭蛋父母」,背後反映的正是貧窮世襲,已是非常普遍的現況。
這從日本大學生瘋借錢就可看出線索。只要用日文「学生ローン」(學生貸款之意)在網路搜尋,可發現琳琅滿目的介紹資訊。東京新宿高田馬場附近更出現「學貸街」,學生貸款專門店招牌滿滿是。這些金融業者口中的「學貸」,其實是信貸變形方案,不只支付學費,也能支付生活費,年利率卻高達17%。日媒《每日新聞》報導,即便利率高得驚人,近兩年常看到大學生在店前排隊等借錢。
学生ローンの街、高田馬場へ降り立った! pic.twitter.com/i9FrmR3a51
— 佐野恭平 (@kyohei_sano) October 19, 2019
據當地業者指出,不少大學生是因父母突然被裁員;或出身單親家庭,家人收入本就低,他自己打工也扛不住費用的壓力下,只好出來借錢。
中產階級空洞化,連他們都負擔不了孩子學費
為何日本有這麼多大學生缺錢?專研教育政策的專家三輪定宣指出,主因是1990年代日本企業經濟泡沫化,紛紛緊縮正職人力改採約聘,有一群人就此長期打工,即便景氣後來回復,也因多年做非核心職位,排除在正職外。這些人的工作不但缺乏保障,長期收入也很難負擔小孩大學學費。
他更直指日本多年大學學費上漲、中產階級空洞化後,現在是連中產階級都常負擔不了孩子高昂的學費。政府提供學生的優惠學貸或獎學金相對有限,遠不及台灣,更加劇困境。
從這可見,倘若揹學貸的大學生畢業後沒有找到薪資夠高工作,未來每個月得用微薄薪水償還加上高利的學貸,成為月光族或繼續負債機率很高。難怪日本年輕一代發現生在好家庭的同學可輕鬆念大學;自己出身窮人家,愈念書還負債更多時,自然會認同「扭蛋父母」說法,覺得父母財力決定自己一生,最近還延伸到聰明才智、長相都是爸媽給的,不好就沒救,寧可躺平什麼都不做。
雖然日本一些專家認為年輕人只是太消極,也有人主張加強教育補助,但會否導致大學生滿街跑,就業時仍一場空?因此至今針對解方仍未有共識。
中國人選擇躺平,是因網路產業不再風光
至於最早提出「躺平」說的中國,除了驚人高房價物價,以及「996」高工時文化讓年輕人覺得努力無用,最近網路瘋傳〈消失的大廠夢〉文,也頗能反映中國年輕人心境。
此文透過在電商業工作的「雪麗」個案指出,如今即便是中國薪資最高的網路產業,大多只看到老將占滿肥缺。不僅20出頭的雪麗再拚再努力也升遷無望,連她高一階的主管也很難升遷。原因是這產業不再如當年高速發展,人力就不可能過度擴張。
▲ 連最夯產業「網路」在中國都不再有希望。
作者更進一步分析,曾經精英可在大廠一年或半年就升一階,但現在入行的人,30歲前就遇到職涯天花板,「他們注定很難複製一夜暴富、財富自由,反而淪為高效的犧牲品」。既然如此,誰還想奮力工作?
由此看來,中日韓年輕人選擇躺平,教育、薪資與產業內卷都是問題;台灣相較下不見得最慘,但高房價低薪也相當辛苦。要這些國家的年輕人奮起突圍,可能還是期待歡迎年輕人才、漲薪也不怕的全新產業崛起接班外,政府也別自以為聰明、用錯政策,才是最好解方。
(本文由 遠見雜誌 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