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缺電限產、歐洲電價和天然氣價格改寫空前高、美國汽油價格也站上多年高點。專家指出,上述跡象意味全球出現嚴重的能源短缺。
路透社報導,能源產量追不上疫情後的消費復甦;需求快速反彈之際,能源業者卻無法大舉提高產出,導致嚴重的週期性能源短缺。最明顯的證據是主要消費地區的煤炭、天然氣、原油庫存都低於平均值,價格井噴。
近幾個月來,中國發電廠的煤炭庫存降至低位,當局呼籲產煤大省緊急增產。中國煤炭價格打破歷史高,價格是去年兩倍。
天然氣市場也一樣,美國天然氣庫存比疫情前的季節平均值低5%,歐洲更低15%。和2020年同期相比,美國近月天然氣期貨價格爆衝140%,歐洲爆衝500%,東北亞更爆衝600%以上。
Vitol執行長Russell Hardy指出,庫存偏低、歐洲和中國需求強健,全球天然氣價格來到「極端水位」,將有5年多頭行情。去年冬季酷寒使西方國家天然氣庫存大減,之後庫存未能補足,讓天然氣報價來到每百萬英國熱量單位(mmBtu)近26美元,締造破天荒的新紀錄。
原油方面,美國的商業石油庫存比疫情前的季節水位低5%,石油輸出國組織(OECD)的商業庫存也比2015~2019年季節水位低5%。
投資人加碼押寶大宗商品,預期減碳風潮強襲之下,環保顧慮勢必會傷害原物料生產,促使天然氣到鋁等各種商品價格噴高。
華爾街日報23日報導,能源巨擘艾克森美孚(Exxon Mobil)和雪佛龍(Chevron)等都面臨投資人壓力,必須盡量縮小對環境的傷害。有鑑於此,不少業者限制投資開發新產能。
Rystad Energy預測,未來幾年油氣鑽探開支和生產將增,但仍低於2019年,且比2014年空前紀錄低40%~50%。Jefferies數據也顯示,即便銅等金屬價格盤旋多年高點,未來5年礦商年度開支仍比2012年高峰期低30%。
市場對供給中斷和需求復甦的賭注拉高原物料成本,並加深通膨攀升憂慮。Delta變種病毒蔓延和恆大集團錢荒,使大宗商品短期需求展望混沌不明,然而不少分析師估計,供給有限將支撐原物料價格。他們強調近來全球環保壓力之大「前所未見」,原物料進入新循環,此週期增產能力萎縮,特色是供給不穩、價格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