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灣開始出現今年新高溫,除了宣告夏天正式來臨,更象徵另一層產業意義:超商冰品戰開打!
根據統計,台灣只要氣溫超過25°C,便利商店的冰品銷量就開始攀升,平均每上升5°C,銷量就會再增加一至二成。
疫情期間人人戴緊口罩、減少外食,現做冰品根本無用武之地,直到今年走出疫情陰霾,這領域競爭才走向白熱化。
超商雙雄早為了今年夏天提前布局。統一超重新買機台研發,要讓「童年回憶」思樂冰大舉重回市場。
曾掀起全台霜淇淋熱潮的全家,走過銷量暴跌剩一成的低谷,練兵七年,近日又靠木瓜牛奶口味橫掃各大社群。今年全家霜淇淋預估銷量,可望重返全盛時期4千萬支。
超商雙雄究竟如何打這場仗?策略其實高度一致:找出商品最難取代的「附加價值」!
先來看全家的故事。時至今日,許多人應還對2013年全家主導的「跨通路霜淇淋大戰」印象深刻。
當時除了三大超商,就連頂好、IKEA等零售業者也紛紛跟進販售,消費者人手一支霜淇淋,站在店內先拍照再享用的畫面,儼然成為日常風景。
「霜淇淋真的讓全家一戰成名,可說是奠定如今網路聲量、創新地位的起點!」歐特儀總經理、商發院經營模式創新研究所前副所長李世珍形容。隔年2月,也是全家股價首次超越統一超。
前所未有的熱潮,讓全家快馬加鞭布點,機台從最早400多台,半年內擴增至1.8千台;由於供不應求,供應商南僑會長陳飛龍更拍板斥資8億元,設立全家專用霜料廠,還從海外新購入兩台餅皮機。2014年底,全家霜淇淋年銷量突破4千萬支,打破鮮食類單品最高紀錄。
多數媒體報導都停在此,然這故事後半段發展,卻鮮為人知。
「其實(霜淇淋)掉的速度非常快,可說是腰斬再腰斬」,全家生鮮現做調理部部長林鴻成坦言。由於市場競爭太激烈,短短兩年霜淇淋就由盛轉衰,暴跌至600多萬支,有時一間店甚至整天賣不到一支。加盟主也開始主張撤掉霜淇淋機,因為若加上清洗機台、倒掉剩餘霜料的成本,這項商品甚至負毛利,不僅沒帶來營收,還直接倒賠!
▲ 「2014年時,一家店一天可賣2千支霜淇淋!」全家生鮮現做調理部部長林鴻成(右2)自信表示,今年很有機會重返當時盛況。
總部出招力挽加盟主
下放促銷權,研發新奇口味
眼看霜淇淋的價值似乎發揮殆盡,零售業者開始退出市場。
「我們也有召開過主管會議,討論要不要收掉,把機台賣一賣。」林鴻成透露。當時全台販售門市從1.8千間掉到800間,每週都得寫檢討報告,再加上長達三年負毛利,停損似乎是最佳選擇。但全家總經理薛東都卻用一句話,硬是保住它:「霜淇淋的價值,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這是「品牌差異化」的考量。對長年居超商老二的全家而言,這是第一個真正取得發球權的商品,一來已投資機台,取得供應鏈端優勢;二來率先打出「全家=霜淇淋」的品牌聲量,享有先行者優勢;第三也最重要的一點:霜淇淋因造型討喜,顏色多變,享有這時代最難能可貴的社群打卡優勢。寧可賠錢,也要把它搶救回來!
從此,全家展開長達七年的霜淇淋大作戰。
第一步,先從平息加盟主不滿開始。為避免霜淇淋機台被越來越多加盟店塵封,總部兵分兩路做兩件事:研發團隊透過重新開發,將霜料保存期限、機台清洗週期都拉長一倍,先求減少店員勞務;營業單位則大量內部溝通後,賦權第一線,給各店「自行決定霜淇淋促銷日」的權力。
「釋出權力的主因,是為了降低加盟主疑慮」,林鴻成解釋,由於機台每兩週就得洗一次,門市最怕的就是清洗日,裡面霜料卻還沒用完,只能倒掉。與其白白浪費,不如讓各店自行做主,以促銷價賣給消費者。
由於每家門市發動時間不一,供應量也不定,竟意外成為網路熱門話題,「最重要的是,毛利終於轉正了!」他笑道。
第二步,是找出「創造新口味」的SOP。引發社群討論的關鍵是新奇、變化、限量,據全家自己統計,十年內共推出108種口味,等於一年超過10種,數量高居零售業之冠。
「因為霜淇淋基期太低,沒什麼好怕的了,我們就把新口味開發交給菜鳥替代役男,看年輕人會不會有新突破!」林鴻成大笑。
他口中的「替代役男」,是生鮮現做調理部鮮食採購經理蔡志宗。當時蔡志宗在服役,才剛進入全家半年,就接下這個棘手任務。也正是他,透過旅遊找素材、從門市現有商品找靈感等方式,催生出2018年後的鐵觀音、仙人掌、金色三麥啤酒聯名等霜淇淋「爆款」口味。
最難關卡!日本開發機台
不惜空運食材赴日確保風味
靈感有了,但後續開發難度更高。由於霜淇淋是由全家提案、日本日世(NISSEI)開發機器、南僑製造霜料,為三方跨國合作的產品,經過七年磨合,三方終於抓出一套縝密的產製流程──全家發想點子後,立刻交由日世團隊開發,若碰到特殊原料,如澎湖仙人掌、台灣芒果和木瓜等,必須空運到日本。日世做出初步配方後,全家開始準備上市規畫等一系列行銷提案,南僑則同步測試打樣,確保霜料可大規模生產。
幾乎每個口味都有不同關卡得克服。皇家可口(南僑子公司)協理兼產品開發處處長顏銘禎回憶,仙人掌口味原料來自果醬,就有大量果肉得事先濾除;又如啤酒口味,原料必須加入大量啤酒,但經高溫殺菌後,啤酒不僅風味改變,還會產生大量氣體和泡沫,整桶幾乎無法攪拌,「那次難度最高,至少花半年才做出來!現在大家都熟練了,(整套開發時程)大概4~6週就能做完。」
找出大量生產新口味的機制後,第三步是持續強化「社群打卡誘因」,也就是從特殊造型和限量聯名下工夫。
2021年開始,全家主動向日世提議,不定期將部分機台塑料口送回日本,透過重新打磨,就能擠出圓滾滾、蒙布朗等不同形狀的霜淇淋,甜筒外觀也由一開始花型,不定期改為限量黑色餅皮、粉紅餅皮等。
去年開始和網紅滴妹、古娃娃、千千等合作的聯名霜淇淋,更首度採取「同時有多種口味於不同分店出現」策略,讓消費者宛如跑大地遊戲,得自行尋找、蒐集、組合。
這難道不會讓顧客不方便,或違反便利商店向來強調標準化、高度複製的原則嗎?
「其實正好相反,我們發現在社群時代,『個人化』才是讓人想分享的關鍵!」全家公共事務暨品牌溝通室部長吳采樺分析,無論買到特殊口味組合,或店員擠出的形狀很奇怪,這種個人獨有的體驗,相較超商其他99%規格統一的商品,反而更有助傳播。
「全家很早就看出霜淇淋之於便利商店的意義。它當然是冰品,也是解暑的工具,但更重要的附加價值,是社群力!」李世珍總結。
(作者:蔡茹涵;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轉載;首圖來源:全家FamilyMart)
從這裡可透過《Google 新聞》追蹤 Tech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