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不能等,8本兒童理財書教會孩子善用紅包錢

新聞媒體 2021-02-11


2020 年開始的一場全球資金派對,讓「投資」成為全民運動、「理財」無疑是最夯的關鍵字之一。隨著投資理財的門檻不斷降低,進入投資市場的年齡層也不斷下修,「理財教育」也躍為當代爸媽重視的一項課題。

特別是進入了孩子最愛的領紅包時節,正是爸媽進行理財與金錢觀機會教育的最好時機。股神巴菲特也曾說:「孩子的理財教育永遠不嫌早。」因為包含錢的價值、想要與需要的差異,以及儲蓄等都是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會碰上的觀念,所以越早開始教育越好。而巴菲特所謂的越早是什麼時候,對此,他也曾表示孩子的理財教育可以從幼稚園就開始,而不是到了十幾歲才進行。

不過,要如何對幼稚園以下的孩子傳達金錢或理財觀念,也讓不少父母感到不知所措,趁著年假期間,《科技新報》整理了以下八本(套)書籍,從供需關係、以物易物的對價關係、認識錢幣、建構個人金錢觀、儲蓄觀,到對於金融世界的認識,從簡易的繪本到深入淺出的套書著手,或許不失為引導孩子觀念建立,抑或認識金融世界的一項好方法。

首先是從對於供需關係的認識,以及建構孩子想要的物品需要付出努力、等價物品或是錢的觀念開始。可以參考的繪本有《一片披薩一塊錢》、《浣熊洗衣店》。

《一片披薩一塊錢》

在《一片披薩一塊錢》這本繪本中,一隻最會做披薩的熊和一隻最會做蛋糕的鱷魚一起作生意,從原先的競爭關係變成了一個一塊錢買來買去,最後皆大歡喜的溫馨小品。但從閱讀中,孩子可以了解到,不管是熊賣的披薩,還是鱷魚的蛋糕,都是要用錢買來的,不是想要就可以憑空獲得。

《浣熊洗衣店》

而在《浣熊洗衣店》中,從浣熊先生幫動物朋友們洗的各式衣物,來猜取回衣服的究竟是哪些動物,而取回衣物後現出原形的動物們,還會以不同的物品做為洗衣的交換,從簡單有趣的繪本中,讓孩子認知服務也是需要有等價物品所換得。

《我的第一個小豬撲滿》

除了建構對於供需的觀念外,透過認識錢幣建立孩子的金錢觀也是一種方式。而《我的第一個小豬撲滿》就是一本建立孩子金錢觀的互動式繪本,故事中的小老鼠波波和奇奇要買生日禮物送給媽媽,然後走進店裡才發現沒有錢不能買東西,雖然想到可以到銀行領錢,但也才知道沒有工作帳戶裡面就沒有錢。透過要準備禮物的過程,讓孩子能認識錢幣,並進而認知到要工作才能獲得報酬,也才能在豬撲滿中存下自己的錢。

《小兔子學理財》

另一套也同樣適合較小年齡(4 歲開始)的書籍是《小兔子學理財》,比起單本繪本相較之下傳遞的觀念較為單一與簡易,小兔子學理財套書從孩子生活中的事件出發,像是小兔子小要買玩具,但他每星期只有三根胡蘿蔔的零用錢,不可能全部都買,他該怎麼選出想要、同時有能力購買的玩具呢?透過書中小兔子在生活中面臨的不同情境,讓孩子認識賺錢(勞動價值)、花錢(理性消費)、存錢(儲蓄規劃)、捐錢(有效捐助)4個主題。

兒童及青少年適合理財讀物

接下來的 4 本(套)書就比較適合年齡比較大的兒童與青少年閱讀,包含《理財小達人》、《金融素養小學堂》、《牛頓的金錢教室》以及《小狗錢錢與我的圓夢大作戰》。

《小狗錢錢與我的圓夢大作戰》

先從單本的來看,《小狗錢錢與我的圓夢大作戰》是本適合兒童與青少年閱讀的小說,故事主角琦菈救了一隻受傷的拉布拉多狗,並把牠帶回家飼養。沒想到這隻拉布拉多「錢錢」不但會說話,還是無懈可擊的理財高手。牠為小琦菈解釋日後想要擁有富裕生活的注意事項,也向她介紹了創造金錢的方法。此書的作者是歐洲首席財經專家柏竇.薛佛,這是他寫給兒童的第一本理財故事書,透過故事中琦菈與錢錢的互動,帶出相關的金融知識,讓孩子能跟隨著故事主角琦菈一起學習如何克服困難付諸行動,達成自己的夢想。

《牛頓的金錢教室》

而《牛頓的金錢教室》則是以有趣的冒險故事建立孩子的金錢觀,比起都是文字,採用圖文並茂的故事增添了易讀性。主角力燦一心幻想成為有錢人,某天來到十七世紀的英國,誤打誤撞地跟著牛頓調查起偽鈔製造事件,並聽到許多和金錢有關的事。還目睹牛頓成為有錢人的經過,因此學到要培養「會賺錢的能力」的金錢觀。

《理財小達人》

最後兩套書的難度較高,除了建構金錢觀以外,還系統性地介紹世界金融的樣貌。其中,《理財小達人》一套四冊的兒童理財書籍,從錢是什麼開始,建立孩子個人理財的金錢觀。進而再談到爸媽為何要努力賺錢,了解什麼是家庭理財;後兩冊則延伸至國家的錢怎麼來,從國家經濟介紹到世界金融的樣貌。本書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加上生活上的例子,更全面地建構孩子的經濟知識與理財觀念。

《金融素養小學堂》

最後一本是《金融素養小學堂》,這套書分為兩本,分別是《10歲開始學企管》、《10歲開始學理財》,這兩本書用圖文並茂的易讀方式,讓孩子了解創業發想、企業經營策略的運行,同時讓孩子了解金錢的歷史,金錢如何流動,以及現代社會的金融機制。不僅是讓孩子可以及早認識金融世界的運行,更可以增進孩子對生活的思考。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