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科技股則受惠疫情帶來的數位轉型商機,表現持續優於大盤,成為拉抬全球股市的主要動能。然而,新加坡股市以傳產族群為大宗,導致今年股市表現奇差,在亞洲股市中墊底。
《日經亞洲評論》報導,新加坡是亞洲經濟中心之一,卻缺乏快速增長的科技股,例如阿里巴巴、亞馬遜(Amazon)等受惠疫情而大漲的科技巨頭。在新加坡交易所,大型權值股均為房地產、交通、休閒、電信和金融等傳產公司,因此無緣全球科技股熱潮。
報導指出,新加坡為出口導向型經濟,對外部環境的依賴度很高,導致當地企業特別容易受到全球衝擊的影響,例如 COVID-19 疫情引發的經濟危機。
華爾街券商 Jefferies 分析師 Krishna Guha 向《日經亞洲評論》表示:「新加坡沒有龐大的內需基礎,因此,為防疫實施的封城限制,對於旅遊、零售和建築業產生不成比例的影響。」
在疫情期間,新加坡海峽指數 30 檔成分股中,許多公司的股價都大幅暴跌,例如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星展集團控股(DBS Group Holdings)和房地產開發商 CapitaLand。該指數權重最高的類股為銀行股,但受疫情引發利率探底影響,銀行正面臨不良貸款激增的風險。
Yahoo Finance 報價顯示,今年截至 11 月 13 日,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STI Index)累計挫跌 15.87%,高於泰國 SET 指數(SET Index)的 14.77%,為今年表現最差的亞洲股市。
相較之下,不少亞股維持正報酬表現,包括南韓 Kospi 指數全年走揚 13.48%、台灣加權指數上漲 10.64%、日本日經 225 指數上漲 7.31%,而印度 SENSEX 指數也上揚 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