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訂單同航班快遞貨物拆單申報關務署將修法開罰

新聞媒體 2021-08-22

網購正夯,屢見販售服飾、包包小商家將快遞貨物「拆單」申報,以躲避查緝或逃稅。關務署表示,2022年將修法對進口人「拆單」開罰,每次最高可開罰逾新台幣10萬元,嚴禁同航班同筆訂單的貨物分開申報。

關務署官員說明,商家從海外進貨在國內銷售,通關時大多會依規定申報,但仍有一些小商家,會刻意把整批進口貨物拆分成非常多筆報單,走簡易申報,使其表面上看起來像許多不同民眾購買的海外網購包裹,背後目的主要有幾種。

推薦

第一,規避查緝,避免報單貨號被抽中查驗,整批貨物都會被檢驗,可能影響通關速度,或被發現申報內容不正確,因此「拆單」申報。

第二,想要避稅,假設一次進口上百件衣服,分散成數十個包裹申報,使每包完稅價格都低於2000元免稅門檻,便可由應稅變成免稅。

第三,是為規避進口數量限額,部分產品一次進口數量有限額,因此以分散方式來規避。

關務署官員說,根據現行法規,「拆單」行為只能罰快遞業者,如果是進口人本身刻意違規就無法可管,但先前查到多起服飾或進口名牌包的「拆單」大案,違反規定的都是進口人,並非業者;如果再不防堵,對擴大干擾國內商業活動。

因此,關務署規劃2022年上半年啟動修法,修正「關稅法」以及空運(海運)快遞貨物通關辦法,修法若能順利通過,最快同年就會開始執法。

至於如何定義「拆單」,官員表示,初步已擬出定義,將於條文中明訂,納稅義務人(進口人)或快遞業者不能將同一航班運輸工具裝載的同一個訂單或發票所載貨物分開申報,若被查獲,將祭出罰鍰,初步規劃最低罰6000元,最高可開罰逾10萬元,將視情節輕重來判斷,不再容忍小商家「拆單」行為。

關務署官員強調,這項查核新制不會影響到一般海外網購民眾,進口量大且目的是為了於國內販售的進口人或商家,才是主要打擊對象。

此外,另一項整頓快遞通關秩序的查核工具「預先委任」制度,也將於年底前上路。

官員表示,現階段雖然大多數海外網購族都已註冊使用實名認證APP,但目前通關程序是,只要包裹收件人有做過實名認證,包裹就會先放行,事後再由收件人回報是否申報正確,「包裹申報資訊」及「真實收件人資訊」的對接仍有時間差,較難杜絕冒名通關,因此將逐步引導轉向「預先委任」。

所謂「預先委任」指的是包裹仍在海外時,就讓收件人藉由實名認證「EZ WAY」APP確認是否有購買,本人確認委任後才會發貨裝機運送來台,民眾若未委任,包裹便不會出貨,以此防堵有心人是假冒他人名義進口包裹。

考量要做到「預先委任」,通關、快遞業者與海外業者的對接、作業系統需整套改變,因此會有一段緩衝期,不會立即全面上路。今年底前會先針對曾遭冒名通關及疑似人頭進口案件導入,預計2022年上半年開放民眾自行勾選是否採用「預先委任」,之後再逐步擴及所有申報案件。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