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新興股匯債風險加劇

新聞媒體 2021-10-05

央行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央行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聯準會預計今(2021)年11月宣布縮減購債,使得市場擔心2013年新興市場資金大舉外逃的「縮減恐慌」現象捲土重來;對此,中央銀行示警,Fed若縮減購債,帶動美債殖利率飆漲及美元走強,財政體質較脆弱的新興市場,確實可能面臨股、債、匯市動盪加劇風險。

回顧2013年5月22日,聯準會主席柏南克(Bernanke)於國會聽證表示,Fed可能在未來幾次會議縮減購債。市場解讀,當Fed結束購債後隨即將進行數次升息,造成美債殖利率在短期間內大幅上揚,新興市場股債價格大跌,且資金自新興市場經濟體撤出,新興市場經濟體貨幣對美元大幅貶值,其中以體質較差的巴西、印度、印尼、土耳其、南非「脆弱五國」受創最深;後來各界將前述Fed宣布縮減購債所引發市場動盪事件,稱為2013年縮減購債恐慌(taper tantrum)。

推薦

央行9月23日召開理監事會議,會後提供「Fed縮減購債對美國債市及新興市場之可能影響」參考報告,文中指出,近期美國經濟復甦,通膨回升且逾2%,加上美國非農就業人口與去(2020)年2月的差距大幅縮小,聯準會主席鮑爾(Powell)及多數Fed官員均認為,若經濟發展符合預期,Fed於今(2021)年開始縮減購債為合適時機。但Fed為避免縮減購債恐慌重演,特別強化對外溝通,強調縮減購債與升息間並無直接關聯,並言明升息條件較縮減購債更加嚴格。

央行指出,今年7月Fed釋出可能縮減購債訊息,美債殖利率迄今波動尚稱平穩,市場預期未來Fed升息時點仍落在2023年,與今年6月FOMC經濟估測一致;新興市場迄今股債市表現亦尚稱平穩,前述現象隱含市場似已充分反映Fed的引導。

此外,當前多數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經常帳餘額及外匯存底適足程度較2013年改善,即使國際資金自新興經濟體撤離,對這些國家的衝擊可能較2013年溫和。

但央行指出,未來若Fed縮減購債,帶動美債殖利率大幅上揚及美元走強,財政餘額對GDP比率及政府外債對GDP比率明顯較2013年惡化的新興市場經濟體,仍可能面臨股、債、匯市動盪加劇風險,仍應密切關注Fed後續調整購債的動作與潛在影響。

2013年的縮減恐慌如何形成?中央銀行指出,當年Fed表示將縮減購債,但未妥善對外溝通並忽略其宣告效果的影響,市場預期利率將加速攀升,引發美債殖利率大幅上揚、新興市場資金外流及金融動盪,並以財政及經常帳失衡較嚴重的新興國家受創最深。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