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最新公布的第三季財報顯示,獲利大幅衰退將近 8 成,顯然中芯國際作為中國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即使日前被美國智庫點名可能設立空殼公司騙取設備來推進 7 奈米進程,但進展並不順利,甚至技術大幅落後台積電,而獲利能力雪崩式衰退更是將阻礙中芯追趕台積電的腳步。
華為旗艦機 Mate 60 Pro,搭載中芯國際以 7 奈米製程生產的麒麟 9000S 晶片,引發美國拜登政府與各界的高度關注,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10 月曾出具研究報告顯示,華為和中芯可能靠著一些「奧步」招數來突圍,包括使用盜版的美國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體工具、設立空殼公司欺騙美國出口商,以及進行採購時宣稱擴增 28 奈米產線,實則推進 7 奈米。
CSIS 專家艾倫(Gregory Allen)指出,儘管中芯沒有 EUV 機台,但早已開始生產 7 奈米晶片,當時是使用加密貨幣挖礦的晶片,再用以改進成 7 奈米製程,等於是早在拜登政府 2022 年 10 月 7 日推出新的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前,中芯就已經完成 N+2 製程,相當於 7 奈米製程的大部分開發工作,但因為 7 奈米並非仰賴美國技術,因此即使中國半導體設備廠聯手仍無法生產高階設備。
中芯國際最新公布的第三季財報顯示,獲利大幅衰退將近 8 成,代表中芯國際作為中國最大的晶圓代工廠,追趕 7 奈米製程的進展並不順利,即使台積電第三季獲利滑落 12%,但中芯國際獲利大為衰退得更加嚴重。
中芯國際第三季獲利衰退的原因,部分受到高通膨,全球經濟狀況不佳,導致終端消費市場緊縮,還必須應對美國政府的晶片出口管制措施,因此中芯國際的技術明顯落後於台積電,即使中芯國際剛邁入 7 奈米製程,但台積電已正在研發 2 奈米節點,而獲利衰退更加衝擊中芯國際追趕的腳步。
其實中芯國際從來都不是一家尖端代工廠,即使中芯國際在 2015 年推出 28 奈米節點,但同年台積電已達到 16 奈米,而當中芯國際在 2019 年推出 14 奈米製程時,台積電已提供 7 奈米製程約一年的時間,如今中芯國際宣稱能進展到 7 奈米和 5 奈米,但台積電、英特爾和三星可能將擁有低於 2 奈米的製程。
(首圖來源:中芯國際)
從這裡可透過《Google 新聞》追蹤 Tech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