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投資動能,經濟部解鎖土地水電「三缺」

新聞媒體 2021-02-16


近兩年台灣迎來大規模民間投資,過去的「五缺」議題再度受重視;盤點政府改善績效,經濟部表示,土地去化逾百公頃,水電至今供應無虞,唯獨人才勞工是結構問題。亦即,五缺有解方,又以「三缺」解決效益最明顯。

工總 2015 年曾提出產業界面臨五缺(地、水、電、工、才)困境,有待政府重視問題,近年受惠美中貿易戰促使海外台商回台投資,國內廠商也加碼擴充產線,台灣掀起投資熱潮。

日前經濟部投資處統計,2019 年、2020 年累計落實投資金額新台幣 6,322 億元。歷經大規模建廠熱潮,政府更打算將台灣塑造成高階製程中心,「五缺」問題成為經濟部亟待解決的突破點。

在缺地部分,經濟部首要工作是活化閒置土地,又以工業區為主。官員表示,自從在產業創新條例第 46 條之 1 修法後,祭出「不使用就強制拍賣」辦法,214 公頃的閒置工業土地被廠商承租或承購,活絡速度加快,如今僅剩 5 公頃左右閒置。

土地去化完成後,要開新地供應給廠商,經濟部力拚在年底前釋出 5 塊台糖農用土地,分別位在雲林縣褒忠鄉、嘉義縣中埔鄉、嘉義縣水上鄉、台南市與高雄市,總計釋出面積為 423 公頃,加速投資腳步。

不過,經濟部官員坦言,「地都不缺」,面臨最大挑戰是土地位置,在媒合上就要多下功夫,也要花較多心力。

針對水電部分,水利署指出,台商回流多選擇已經開發的工業區,用水需求在工業區的用水計畫中已有保障,若台商選在新的地點設廠,會針對台商回流的申請案,與經濟部的台商回流辦公室密切合作,並隨時給予協助;目前為止,台商回流的用水都可以充分滿足,沒有任何問題。

台電也說,近年來已將台商回流、高科技廠商的用電等需求,考慮在電力成長的因素當中,目前沒有缺電問題,備轉容量率都維持在 10% 以上,若個別台商在偏遠地方設廠需要申請用電,在台電的營業規章內已有申請用電的程序。

經濟部更保證,2025 年之前台灣電力供應無虞,且正在精算 2030 年電力狀況。官員強調,缺地、缺水與缺電,現在不成問題,也有因應對策。

唯獨「人」的部分最難解決。經濟部盤點產業缺工狀況,目前以傳統產業如紡織、工具機以及 3K(危險、辛苦、骯髒)產業最缺,且多屬中小企業;而像是鑄造、表面處理、印染整理等工作,勞工常要在高溫、高噪音等環境下作業,因此長期缺工。

官員表示,目前的因應對策是引導業者導入智慧化生產,以及啟動數位轉型,除了彌補缺工問題,也能提升技術、一舉多得。

至於缺人才問題,經濟部則以 2 招因應。一是向下扎根,與教育部攜手推動產學合作,範圍從技職體系到一般研究所都有;二是提供公司內部人員在職進修,強化能力。

經濟部官員表示,缺才與缺工問題較為棘手,效益很難立竿見影,不過,持續推進因應對策,期盼精進投資環境。

(作者:梁珮綺、楊舒晴;首圖來源:Flickr/MiNe CC BY 2.0)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