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理事出書挑戰「彭淮南20年」引發茶壺內風暴

新聞媒體 2021-04-07

中央銀行三位理事合著新書《致富的特權:20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在金融圈引發譁然,因作者裡包含央行現任理事陳旭昇、李怡庭,前理事、台大經濟系退休教授吳聰敏,央行副總裁陳南光還寫了推薦序,形成「央行理事會成員,聯手檢討央行前總裁彭淮南政策」的奇特現象。

據悉,本書的四位作者裡,除三位有央行現任、前任理事背景外,還有一位為台大經濟系畢業、曾任今周刊研究員的陳虹宇。

推薦

翻開這本書,主要是檢討彭淮南主掌央行的20年,刻意維持低利率環境,助長房價上漲,同時也壓低匯率,阻礙產業升級,甚至是人才外流。對此,央行今(6)日回應,「本書的討論內容,與過去少數媒體、雜誌、學者看法多所雷同,長期以來,我們也透過研究論文、新聞稿、央行理監事會議會後記者會參考資料,已經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完整說明並刊登於網站上,大家可以參考。」

熟悉央行貨幣政策操作的金融圈高層說,央行貨幣政策絕對有檢討空間,但把一切問題都歸咎給央行貨幣政策,顯然是「把問題簡單化」,舉例而言,書中提及的「阻升不阻貶」,彭淮南便曾反駁過,台灣內需市場規模小,且天然資源不足,出口與進口對國家經濟一樣重要,匯率拿捏格外慎重,不能輕易用升貶值做為手段,央行更不會單為進口或出口,採行「阻升不阻貶」匯率政策,真實情況絕非如此。

書中討論的台灣的低利率,其實與長期經常帳順差、超額儲蓄有關,央行貨幣政策必須考慮整體資金環境,雖然不諱言,低利率確實會影響到房價,但助長房價的主因並不是只有利率一項。

2020年5月,央行金融穩定報告裡的一篇專欄:「利率、租稅與房價的相關議題」便指出,影響我國房價的因素甚多,利率僅為其中一項,房地產交易量與價格是由供需決定,主要受不動產稅負、家庭所得、財富效果、土地供給、市場對房地產價格預期,及取得不動產貸款難易度等諸多因素交互影響。

跨國實證研究指出,全球金融危機前,低利率與房價暴漲間無高度關連性或影響有限。全球金融危機後,美、英、澳洲及紐西蘭等國大城市房價高漲,多因外來人口增加而住宅供給調整緩慢所致。

該文表示,基於利率非影響房價的直接因素,央行須大幅調升利率才會影響房價;但利率大幅調升將衝擊正常的經濟活動;且無法規範利用自有資金的投資大戶投資國內不動產行為,致難以有效抑制房價。國際實證研究及2010年間瑞典升息對抗房價的失敗經驗顯示,以利率工具平抑房價的效果有限,且可能以景氣減緩為代價,其成本遠高於效益。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