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誠與美國商會昨日舉辦美國供應鏈投資實務研討會,資誠所長周建宏指出,近年來台美經貿關係愈趨緊密,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更是暌違五年重新啟動,台灣更有半導體、5G、新能源、生技產業上的技術及人才優勢,有望成為美國強化產業發展、穩健製造量能的重要夥伴。
如果繞道海外,從美國的租稅協定國,間接投資美國孫公司,會比較省稅嗎?蘇宥人表示,以荷蘭為例,美國股利匯到荷蘭,扣繳稅只要5%;從荷蘭子公司匯出股利到台灣母公司,扣繳稅率為10%,但可以在台抵減營所稅;最後在台灣扣完營所稅後,美國孫公司每產生100元盈餘,台灣母公司約可拿到60元,稅負成本約為40%。
但間接投資卻不見得是好方法,蘇宥人表示,對於跨國投資,美國稅務機關會去檢視第三地的投資規模,像是員工數、營收,以及機器設備等資本規模,檢視這筆投資合理性,為了適用租稅協定而間接投資,很可能被美方抓出,排除適用協定優惠。
假設無法適用租稅協定優惠,蘇宥人表示,100元的盈餘匯出美國時,只會剩下55元,若在第三地又再被扣繳10%所得稅,回到又要繳營所稅,整體稅負成本將會高達56%。因此,蘇宥人表示,他不會建議台商以間接投資鋌而走險,還是走直接投資較為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