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美國掀起以特殊目的併購公司(SPAC)為名義借殼上市的熱潮,讓擔任承銷商的投資銀行大賺數十億美元,成為美國大型銀行在疫情期間的重要財源。
《華爾街日報》報導,根據 Dealogic 數據,2020 年美國 SPAC 募資金額高達 820 億美元,較 2019 年大增 6 倍以上,甚至比有史以來募集的總額還高。大型銀行也爭相追逐 SPAC 熱潮,瑞信集團(Credit Suisse Group)和花旗集團(Citigroup)為 2020 年前兩大 SPAC 承銷商,合計約佔總承銷額 30%,其次是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報導指出,承銷商負責為 SPAC 上市案尋找買家,並藉由從市場買回股票,發揮價格支撐功能,以降低股價波動性。而承銷商通常收取 IPO 募資額 2% 為手續費,然後 SPAC 完成併購後再收取 3.5% 手續費。
由於新創企業透過 SPAC 上市熱度大增,帶來高額獲利空間,SPAC 承銷開始在華爾街大受歡迎。2020 年,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和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Corp.)躋身前十大 SPAC 承銷商。
此外,過去兩年來,金融服務公司 Cantor Fitzgerald 一直是華爾街最大 SPAC 承銷商,但 2020 年排名跌至第四,遭瑞信、花旗及高盛擠下龍頭寶座。
5 日高盛股價勁揚 2.24% 收 270.93 美元,創史上收盤新高;Invesco KBW 銀行業 ETF(Invesco KBW Bank ETF)股價上漲 1.06% 收 50.43 美元,2020 年累計挫跌 13.48%。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