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經營權之爭特別多!東林公開收購案「假螳螂捕蟬,真黃雀在後」

新聞媒體 2020-06-15


繼友訊、大同、東元傳出經營權爭奪戰之後,5 月 20 日,股本僅有 3 億元、不動產價值卻高達 2 億餘元的 LED 廠東林,發布重要訊息公告:豐悅國際投資有意啟動公開收購。消息一出,成功吸引買盤介入。隔天,東林股價盤中一度飆至漲停,終場暴漲 7.45%。

這讓今年烽火連天的經營權大戰,再度添上一筆神祕又懸疑的色彩。市場人士指出,東林的公開收購案,暗藏的是「假螳螂捕蟬,真黃雀在後」的隱諱戲碼。豐悅投資大動作公告,要收購坐落在台中精機園區的東林,但翻開東林今年股東會議事手冊,就會發現其實有三組人馬提出了董事被提名人選。據了解,真正有意介入經營的,是上市公司皇將、廷鑫的大股東──台中顏家相關人馬。

皇將、廷鑫都是目前已退居二線的顏德新(見首圖)購併大作,他擅長入主有經營危機的公司將之整頓改造。而此次,顏德新、皇將董事長林靜宜、廷鑫總經理顏兆鑫(顏德新之子),都出現在東林的董事被提名名單上,市場說法紛紜。一則是皇將看中東林位於台中精機園區的土地可拿來擴廠;二則是顏德新想再下一城,便透過已改由女兒顏文頎作為代表人的德鑫投資入主東林。皇將則表示,投資東林一事為大股東個人作為,與公司無關,也不予評論。

據了解,東林早就掌握顏家有意入主的消息,內部已有一派會將持有的東林股票賣給顏家,另一派則是以董事長高明仁、總經理林焙松為首,一方面想固守城池,但也已與顏家有所接觸,不過最後董事會席次如何分配,仍需待 6 月 22 日東林股東會揭曉持股實力才能確定。

然而,東林可能被購併的訊息,也被其他市場人士得知而陸續買進東林股票,卻不巧遇上武漢肺炎,股價大幅下挫,因此慘遭套牢。相關業者判斷,會影響董事會改選的部分已經停止過戶,這次發動收購的一方其實持股不多,卻在此時如此大聲勢發布訊息,很有可能只是想透過消息面拉抬股價解套。

3 大原因  今年戰況激烈

今年歲次庚子,似乎真的格外不平靜,不僅武漢肺炎蔓延全球,造成全球股匯市暴跌,隨著國際動盪,台灣資本市場也沾上了庚子之亂的色彩。今年上市櫃公司的董監事改選,市場派與公司派的攻防戰,頻繁登上媒體版面,連委託書代收業者都對台灣今年的董監改選大鬥法,直呼不可思議。

委託書業者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公司法》規定,股東會要達到過半數以上的股份參加才可召開,決議事項要通過的股數要求門檻更高,所以當公司派或市場派想左右公司營運,或是爭取董事會席次時,拿到充足的股權代為行使投票權力是當務之急。尤其台灣的上市櫃公司,絕大多數董監及大股東持股比在 2 成左右,徵求委託書更是召開股東會的必須功課。

除了有相關證照的銀行或券商可以擔任徵求委託書的角色外,台灣的 3 大委託書通路業者全通、長龍、聯洲更容易成為各路人馬拜託的對象。他們不僅在徵求委託書上,因據點廣泛、深入在地,較銀行和券商更為積極;也由於長期「觀戰」,深諳經營權爭奪的眉角,常成為攻守兩方擬定戰術的重要諮詢對象。

隨著今年經營權之爭熱度大增,《財訊》採訪委託書代收業相關人士,也直呼「今年案子真的特別多!莫名其妙的都有!」

據悉,除了東元、友訊、大同、彰銀、泰豐、福壽這些近期耳熟能詳的標的外,LED 廠光磊的股份被市場派大三得光電,已經以各路公司名義默默買到 10% 以上;長期交投冷門的裕國冷凍,今年也有兄弟爭產的戲碼。連財政部是最大股東的關貿網路,民股也是來勢洶洶。加上即將發生董監事大洗牌的東林,顯示今年經營權大戰台面上戰況已經白熱化的、和台面下不為人知的,甚至股東常會結束看似戰事落幕,其實還有後續攻勢的,比比皆是。

集中保管結算中心觀察,「股東行動主義」是近幾年熱門的名詞,集結財務、法律、股務等各種專家團隊的市場派,對公司派適時提出意見或指教的運作模式,也愈來愈成熟。

高資產股  最易引爆戰火

細究經營權之爭之所以今年特別火熱,相關業者認為,最大的原因就是市場資金充裕。專業會計師指出,以台灣而言,美中貿易戰開打後掀起的返台投資潮,已經匯回一批為數不小的資金。這些資金不同於短期熱錢,尋找的是值得長期投資的標的,在低利率加上市場動盪的環境下,資金就會集中於有成長性的公司。如果這公司又剛好董監持股比率較低,危及經營權的機率自然大增。

▲ 三圓建設董事長王光祥(左二)力圖入主大同,和公司派鬥法。

此外,由於武漢肺炎造成全球供應鏈重組,去中國化的趨勢讓製造業必須另覓生產基地,但短時間內如何立刻建立新的產線、開出產能?「買現成的當然比自己蓋的快」,以購併擴大事業版圖,其實也是很好的擴張策略。

武漢肺炎也造成另一個影響,就是購併者買進成本大降。2 月底至 3 月中的股價下殺,不少個股的股價修正幅度高於 50%,不僅許多公司的大股東質押斷頭,使得籌碼鬆動,更造就市場派危機入市的最好機會。市場人士指出,南港榮譽董事長林學圃觀察泰豐已久,就是趁著這波武漢肺炎,泰豐股價跌到剩 9 元出頭時決定進場。

環顧今年硝煙四起的經營權大戰,雖然戰火遍及各個產業,被市場派狙擊的公司樣貌其實卻是大同小異。會計師形容,會被禿鷹相中,通常就是嗅到了「腐肉」的氣味。因此被市場派狙擊標的的第一個特色就是公司擁有土地資產,價值卻長期被市場低估。

像是分別被寶佳集團及南港輪胎相中的東元及泰豐,都有股價長期低於淨值的現象,且不動產占總資產比重都不低。尤其泰豐坐擁非常可觀的不動產、投資性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等非流動資產,未來的增值利益十分可觀;根據 2019 年財報,泰豐的不動產相關資產有 88 億元,占總資產高達近 65%。

第二是公司治理受到質疑,公司派卻以低持股獨攬經營權,其中又以家族治理色彩濃厚的公司機率最高。例如鋼鐵大王謝裕民入股友訊、三圓建設董事長王光祥想要入主的大同,除了績效表現長期呈現衰退,大股東或經營團隊通常是家族成員,彼此之間可能早有嫌隙,讓市場派有機會見縫插針。像是泰山,大股東詹家從 2016 年爆發家族內訌開始,包括保力達、龍邦國際等外部股東先後進逼,市場人士已經預告,「明年改選應該有戲」。

改選題材誘人  套利宜當心

經營權之爭、董監事改選的花樣和手法雖然年年推陳出新,但大致而言,公司派、市場派都會不斷買入公司股票,造成股價易漲難跌。所以小股民除了在場邊看熱鬧外,也有可能跟上董監改選題材行情,甚至經營權保住或異動後的慶祝行情。但市場專家還是提醒,股價大幅低於淨值、不動產資產多、董監持股比率低的公司,雖然有可能成為被市場派盯上的目標,卻未必一定是好的選股標的,最好還是要搭配基本面和公司治理參考;散戶也應該睜大眼睛,別光是看到經營權之爭,就以為一定有套利的機會。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