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過你,就加入你!當 ESG 成為投資考量因素,投資人不只選擇 ESG 表現好的公司,還會加入表現差的公司,小股東之力,團結其他大股東,改變公司政策,贏回市場評價獲得報酬。這,就是 ESG 時代下的股東行動主義。
過去,小股東不滿意公司策略,頂多撤資認賠;如今,他們選擇行使股東力量,進入企業內部去改變經營方針。這些手段包含:以董事候選人影響公司管理階層、針對高階主管的薪酬取得發言權……根據彭博社報導,此種ESG投資策略,已占專業管理資產的三成。
最經典的一役,是2021年,一家名為引擎一號(Engine No.1)的小型基金,原本只持有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0.02%的股份,屢次勸說該公司積極提出氣候因應政策,卻被「已讀不回」;最後,他們去聯合其他大型股東支持,成功在董事會改選時,把三位環保人士送進董事會,以小蝦米之力對抗大鯨魚。
如今,這種事,也可能發生在全球第一大車廠豐田(Toyota)身上,為什麼?
豐田汽車在20年前就推出油電混合車款,使它成為歐洲排碳量最低的車廠;他們主張,如果電動車用電仍來自於化石燃料,將無助環保,而能夠提升燃料使用率的油電混合車、開發零污染的氫燃料車,才是正解。
但這項主張,正因世界積極發展綠電、邁向淨零,不再站得住腳。
這家大車廠,多年來持續遊說政府不要全面禁止燃油車,遭到大型機構股東如丹麥退休基金(AkademikerPension)、瑞典養老基金(AP7)、北歐資產管理公司(Nordic asset manager)等嚴厲批評:該汽車巨頭只支持油電混合車的行為,是在氣候政策上,「走上一條彎路」。
丹麥退休基金的首席投資主管謝爾德(Anders Schelde)認為,豐田反電動車的立場缺乏科學根據,「如果他們反對淘汰燃油車,我們還該期待這家公司嗎?」
不只反禁燃油車,豐田還在今年砸了3.8億美元,在美國擴建汽油內燃機及混合動力系統生產線,以因應燃油價格上漲,持續成長的油電混合車需求。
同時,豐田還拒絕加入《格拉斯哥氣候公約》──2040年淘汰燃料汽車的承諾,被英國智庫InfluenceMap 列為第三大反對氣候政策的企業,僅次於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及雪佛龍(Chevron Corporation)。
種種反氣候政策的行為,在股東眼中,宛如飛蛾撲火。
為何豐田要如此強硬?除了不想輕易放棄對油電混合技術的投資,也因為,油電混合車仍有很好的銷量。
但,他們的態度遲早必須改變。因為,除了特斯拉眾多的粉絲證實電動車的市場潛能外,ESG時代下的股東行動主義也將成為改變他們的推力。
彭博社指出,因為歐洲基金對豐田的批評,讓這間汽車巨頭的股價下跌了2%。甚至有超過一萬名的消費者,在網路發起聯署請願,抗議豐田不願開發電動車系統。為回應大眾質疑,豐田在今年首推出電動車款,但看在股東眼裡,速度還是太慢。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為人熟知的價值型投資,就是當他遇上狀況非常糟的公司時,採用最極端的方法──收購該公司後進行整頓,以提升公司獲利後再賣出。
我們或許可將ESG時代下的股東行動主義,看成另類的價值型投資,其核心理念都是投資人、股東想讓公司變得好,所採取的激進行動。
不管是埃克森美孚或豐田汽車,現階段雖然已在市場上取得相當的成功;但對新時代投資人在意的永續價值輕忽,卻可能為自己埋下失敗的未爆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