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廠輪胎業淡季不淡竟暗藏危機?背後原因曝光

新聞媒體 2020-09-21


歷經疫情干擾,國內輪胎業者雖然在傳統第 2 季的旺季業績表現差強人意,步入第 3 季反而交出不錯的成績單。五大上市輪胎廠的 7、8 月營收,月增率多數都呈現正成長,似乎出貨、銷售的情況都較前一季更為出色。

莫非是旺季效應遞延?業內人士透露,其實這是在美國對台灣輪胎業反傾銷調查初裁宣布前的拉貨潮,估計在初裁結果於第 4 季出爐後,台灣輪胎業的輸美訂單,反而可能因為高額反傾銷稅而急凍,對輸美比重高的輪胎廠, 將造成重大衝擊。

美國商務部(DOC)今年 6 月下旬,對台灣、南韓、越南和泰國輸美輪胎展開傾銷調查,以釐清這些輪胎是否以低於公允價格在美銷售。由於目前美國是台灣輪胎廠最大輸出國,一旦調查屬實,國內前 5 大輪胎廠未來恐被課徵 20% 起跳的反傾銷稅率。

這次對 4 國提出申訴的美國聯合鋼鐵工會(USW),早在 2015 年就曾對中國輪胎業者提出雙反(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最終裁決是向中國業者課徵高額雙反稅,導致中國廠大舉遷廠到東南亞等地區。

台灣輪胎業是首次被列入傾銷國調查,橡膠公會與台灣五大輪胎廠獲知消息初期,就曾透過經濟部與駐美代表處向美方澄清,希望在台美關係友好情況下,盡量消除疑慮。

然而,最終美方仍決定對台灣輪胎業者展開調查。據了解,包括南港、正新、建大、泰豐、華豐 5 家輪胎業者,皆已聘請美國律師向美國商務部及貿易委員會提出訴願,也已遞交相關資料以供調查,初裁結果預計最快將在 11 月出爐。

依據美方認定,南港與正新為該案的應訴對象,也就是說,這案子雖然牽涉多家業者,但只有應訴者需要出庭答辯;未來裁決結果出爐後,這 2 家將會有各自課徵稅率,並將以這 2 家被課徵反傾銷稅率「相加除以 2」之後的平均數,做為其他 3 家:建大、泰豐與華豐所適用課徵反傾銷稅率。

去年台灣輪胎輸美總金額約 3.7 億美元,比 2018 年的 4.5 億美元已顯衰退,但美國仍是台灣輪胎業者最大的單一輸出市場。其中,南港與泰豐外銷美國占各自出口比重,分別為 37% 與 23.6%,在 5 大業者中名列前茅。

至於美國商務部為何最終選擇以南港與正新做為應訴對象?業界認為,可能是將 5 家營收規模也納入比較,或是把正新售予美國車廠的備胎量也納入計算範圍,與美國商務部要求調查的乘用車胎及輕卡車胎可謂有些出入,使得正新銷美比重被視為超越泰豐。

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聲明,這次輪胎傾銷差額(dumping margin)以泰國最高,介於 106%~217%;南韓 42%~195%;台灣落在 20%~116%;越南約 5.5%~22%。

稅率高於 40%?建大:台廠就玩完了

建大輪胎發言人劉桂君指出,「萬一未來課徵稅率會高到 40% 或 50%,那台廠就不用玩了,」只是目前看來是不至於這麼悲觀,以泰國被罰如此高額反傾銷稅機率最大。

至於輪胎輸美量最大的南港輪胎總經理特助莊明宏則認為,越南在被控雙反後,關稅應將高於台灣,用樂觀角度看,只要台灣不會被課到最高稅率,在 4 國中仍保有競爭力。

▲ 台灣輪胎業者可能將重新評估產能調整策略。

這 5 家業者中,華豐銷美比率僅 12%,此次調查的兩品項更只占公司總營收 4%。該公司指出,美國當地輪胎廠也多屬外資,東南亞銷美的輪胎種類是用來補足當地沒生產的規格,且台灣在 4 個被申訴的國家中出口量最低,就算台廠未來需漲價應該還是會出貨,只是台美在沒有關稅優惠的貿易協定下,加稅之後能否轉嫁, 還得看客戶承受的能力。

另有業者表示,若客戶願意提早下單或倉庫租金在可接受範圍內,輪胎廠的確會趕在近期快點出貨,部分業者更有全線趕工情況;長期來看,未來可能調配台灣以外的產線出貨。

據美國商務部規定,課徵反傾銷稅的日期,會回溯至宣判之前的 3 個月,亦即,若在今年 11 月至明年 1 月間宣布初裁結果,則最快於今年 8 月以後輸美的輪胎就要開始課徵反傾銷稅,也因此近 2 個月必須增加出貨。但進入第 4 季以後,雖然也是傳統旺季, 出貨情況反而可能反轉。

一年後可申請重審  流失的市場恐怕回不去

輪胎業者屬國際化產業,海外也多有設廠,業者認為,反傾銷稅未必在短期內產生最大效應,但對台商扎根台灣甚至吸引台商回流都很不利。

長遠來看,可能會借鑑中國輪胎廠 2015 年後的做法,除遷往東南亞之外,也可遷往東歐,甚至規畫收購美國當地廠房或直接到當地設廠。

正新輪胎目前在印度與印尼都有投資,集團下的泰國廠也對美出口,調配方式靈活,儘管自家台灣廠出口量被美方視為在台前兩大廠商,但這次遭調查部分對整個集團來說並不大,轎車胎數量約 100 多萬條,占集團營收約 2%。正新發言人羅永勵分析,這牽涉美方貿易措施與戰略,如果這 4 個國家因稅率導致輸美受限,美國國內需求將如何因應,反倒是美方需解決的問題。

有業者也提到,課徵反傾銷稅有 5 年落日條款,或是反傾銷判決 1 年後,也可由被控方申請重審,依照政治情勢應能有迴旋空間。但是若真的被判高額反傾銷稅率,影響台廠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那麼即使只有 1 年時間,失去的市占率要再重新挽回也不是容易的事。

建大總裁楊銀明則指出,中國的輪胎業者賽輪和建大都列入越南反傾銷應訴對象,而賽輪與南韓的錦湖輪胎則列入越南反補貼應訴名單,反補貼初裁時間更早,這些情勢變動會怎麼影響台灣業者,需密切關注。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