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集團3公司下市,成市場派爭經營權最大利器

新聞媒體 2020-06-28


大同公司經營權之爭加溫,公司派與市場派將在 6 月 30 日股東會董事改選正面交鋒。大同集團旗下綠能、華映、尚志因經營不善,在去年陸續下市,改善經營績效成為市場派說服股東支持的利器。

市場派要與公司派一較長短,爭取股東的支持,質疑公司派經營不善是很好的理由。大同集團 3 家子公司在去年一年內,因虧損造成財務危機,相繼下市;甚至面板廠華映關廠後,員工還組成自救會抗爭,去年 11 月約 600 多名華映員工到大同總部抗爭,要大同支付華映關廠後的員工欠薪、資遣費及優退金,迄今事件依然無法順利落幕。

太陽能廠綠能是大同集團去年第一家下市的公司,自 2018 年第 4 季因認列新台幣 31.2 億元資產減損與其他損失,單季歸屬母公司淨損達 37.17 億元,每股虧損 8.56 元。綠能股票自 2019 年 3 月 25 日起變更交易方法,於 5 月 2 日下市。

緊接著華映也因債務危機,在去年 5 月 13 日下市;尚志半導體則因提列綠能投資損失,淨值轉為負數,股票接著在 6 月 26 日下市,成為大同集團第 3 家下市企業。

華映長年虧損,但爆發財務危機的導火線是前進中國,轉投資中國華映科技。雖然華映原為中國華映科技最大股東,華映總經理並兼任中國華映科技董事長職務,後因兩家公司業務往來,華映積欠中國華映科技貨款,遭中國華映科技第 2 大股東、具官方色彩的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催討積欠貨款,引爆華映債務危機,也埋下華映下市的導火線,終致不可收拾。不但華映關廠,其所持有的中國華映科技股票也遭到拍賣。

大同市場派提名前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為大同獨立董事候選人,黃國昌最大的施力點也是大同集團的經營不善。他直接點名大同災難性的財務表現,過去 3 年來,大同整個集團的市值從新台幣 988.5 億元大幅萎縮到 286.6 億元,合併財務報表中的淨損達 402.6 億元。

黃國昌指出,大同集團 3 家子公司華映、綠能、美國大同相繼宣告破產,並大量解僱 5,000 多名員工;大同長期以來都處於虧損狀態,更導致 18 年來都沒發過股利。

其實大同集團旗下華映虧損並不是去年才出現,早在 2010 年華映為了彌補虧損,破紀錄的減資近千億元,減資比率超過 6 成;沒想到體質未改善,依然連年虧損,10 年中只有一年小賺,2019 年更因積欠轉投資中國華映科技貨款,引爆財務危機,最終股票下市。

面臨華映員工數百人組成自救會,向母公司大同催討欠薪、優退金未獲善了情況,再加上市場派逼宮,大同公司面臨內外夾攻的壓力;而市場派主攻大同長年績營績效不彰、18 年未分派股利,句句都打中大同小股東們的心痛之處,也成為市場派此次爭取經營權的利器,變天機會較上屆改選大增。

 
(作者:潘智義;首圖來源:維基)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