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CBAM委員會代表:台灣碳費開徵後有望抵減

新聞媒體 2024-06-04
歐盟 CBAM 委員會代表:台灣碳費開徵後有望抵減

為了讓台灣企業更理解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丹麥能源署顧問何耶柏(Morten Højberg)指出,過渡期須留意資料可用性和貿易障礙,至於 2026 年正式施行後,更要注意資料有效性,並透露台灣碳費開徵後,未來有機會可抵減歐盟 CBAM。

CBAM於2023年10月上路試行,碳焦慮從大企業瀰漫到中小企業。台灣碳權數位經濟發展協會(TCDD)今天與丹麥商務辦事處邀請丹麥能源署顧問暨歐盟CBAM委員會委員何耶柏(Morten Højberg)分享CBAM議題。

台灣碳權數位經濟發展協會(TCDD)理事長黃釗盈表示,根據歐盟執委會的統計資料,台灣2024年申報量高居全球第五;出口至歐盟的企業家數,以中小企業居多,未來申報需求只會逐年增加。

何耶柏說明接下來兩年過渡期的考慮因素,2024年為「資料可用性」,包含是否監測隱含碳排放、是否採用正確的方法論和資料是否因保密問題而扣留;2025年則是「貿易障礙」,企業可能因不合規導致倒閉或清算,或是中小企業競爭失利、大企業獨霸的產業失衡。

何耶柏指出,2026年CBAM上路後則關注「資料的有效性」,查核數據標準是否與歐盟標準一致,和驗證人員是否有足夠資源進行全球實地查核。

CBAM宗旨為歐盟内外的製造和貿易創造平等條件,同時確保實現歐盟減排目標。何耶柏強調歐盟CBAM觀點,第一是減少第三國的碳洩漏風險,第二從2026年至2034年要取代歐盟排放交易系統(ETS)的免費配額。

第三,促進第三國應用符合可量測、可報告、可驗證(measurement, reporting, verification,MRV)制策,第四是預期CBAM的收入除做營運和研發費用外,剩餘七成將指定為歐盟成員國的「綠色投資」。

何耶柏透露,此行將走訪亞洲主要國家,了解各國因應CBAM的難處。台灣除已立法外,制度也愈趨完備,未來台灣企業出口到歐洲,若有碳費課徵,有機會扣抵,但如何扣抵等細節仍待更多協商討論。

黃釗盈指出,4日政大公企中心舉辦「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台灣丹麥雙向論壇」,將與歐盟代表和與會企業及專家學者解析CBAM對台灣出口企業的影響及因應之道,也是全台首場針對CBAM與歐盟代表直接雙向交流的研討會。

(作者:羅元駿;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從這裡可透過《Google 新聞》追蹤 TechNews

Google News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