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商機大,但是風險也高,2020年部分國銀在此處踩雷,因此衝擊海外銀行獲利,導致對新南向地區的放款一度趨向謹慎,不過,政府讓中國輸出入銀行負擔大部分風險,提供聯貸平台、融資保證及保險,為國銀新南向時的重要後盾,這家負責協助台商推廣對外貿易的政策性專業銀行,對國銀前進新南向國家市場,可以說具有定海神針功效。
輸銀2018年起至去(2020)年為止,核准貸款額度年年增加,從176.13億元到去年底261.38億元達最高峰,今年目標雖略降,但依前八月進度,仍有機會超前去年。
金管會鼓勵國銀新南向授信二大作法,一是由輸銀增加融資、保證及保險,並鼓勵銀行參與輸銀之「系統、整廠及工程產業輸出聯貸平台」;二是鼓勵國銀對國內企業或當地台商擴大授信。
不少海外台商採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模式,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部分歐美客戶希望放寬付款條件,例如付款日期往後延後,從30天改為90天,使得廠商的應收帳款增加三倍,此時,輸銀可為出口廠商投保輸出保險並將權益轉讓予往來銀行,就能順利取得周轉資金。
此外,輸銀主管表示,東南亞一些遠期客戶想利用當地銀行開立的信用狀,向台廠採購原物料,但是東南亞地區的信用與政治風險,一般銀行不太敢押匯給出口商,但輸銀可保信用狀貿易險來提供保障,不僅保費優惠、遇到戰亂、破產都可賠付。因此,輸銀今年前八月光融資保證就提供28.5億元、融資保險更高達214.48億元,都明顯超前進度。
聯貸平台由輸銀擔任窗口,透過轉介機制及掌握案源,結合公民營銀行對系統、整廠及工程產業輸出等大型出口融資案件,這部份光前八月已達202件,超前去年全年的169件之多,金額也創下最高的204億元。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國外客戶有各式困難與要求,輸銀與國銀透過保證與保險措施,與往來銀行與大客戶共體時艱、解決痛點,讓前八月國銀新南向授信從負成長轉為正成長並順利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