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成股東會上,洪水樹以「撥雲見日、蓄勢待發」宣示今年的轉型策略,但在入股鐿鈦時卻遭到公司派抵制,在醫材產業的布局步調又相對審慎,後續要怎麼鋪排?
今年可成在資本市場的行動主義策略,明顯與過去截然不同。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先是接納外資股東提案納入股東會,獲得國際外資投票顧問機構的認可;近期更在自身的投資布局上也化身主動型股東,對公司管理層施壓。
這起轟動市場的事件,肇始於近年積極往醫材布局的可成董事長洪水樹,默默關注到毛利率逾40%、具有利基市場的醫療器材廠商鐿鈦科技;半年不到,可成已持有鐿鈦21.26%,引發熱議。
若就過去可成參股太醫、邦特等經驗,通常是從財務投資開始,互有意願後,才走向策略型投資,並持續加碼持股,進而取得董事會席次。
不過,鐿鈦公司派顯然寸土不讓,在股東會上提出五項議案,企圖以發行員工限制型股票、辦理現金增資和私募等以大幅稀釋股權,要讓可成知難而退。
可成因而在6月初對市場連發兩篇怒氣沖沖的聲明,抨擊鐿鈦「恐嚴重損及股東利益,亦有悖創造股東利益之目的」,呼籲小股東勿盲目支持。
鐿鈦今年第一季獲利較去年同期衰退;可成發表聲明後,市場更對這家醫材資優生感到憂慮,日成交量急縮,加上日前公司前董事林春榮遭起訴,可成已掌控逾兩成鐿鈦持股,進退兩難。
果然,在6月19日的鐿鈦股東會上,鐿鈦公司派提出的私募案被否決,但《財訊》雙週刊詢問雙方在會後是否有進一步溝通,鐿鈦發言人陳雅玲表示,私募案是希望支持業務的籌資更具彈性,如今尊重股東會決議,將加強溝通,為股東創造價值。
洪水樹太審慎 錯失時機?
回過頭來看可成,從2020年將中國廠辦出售、退出蘋果供應鏈後,即宣布啟動轉型,切入非消費型電子領域。可成發言人侯乃鳳指出,4年來可成已累積了跨足高階醫材領域所需的創新研發應用、智慧製造管理等能力,考量台灣醫材產業規模,可成決定先透過投資獲利相對穩健的邦特、太醫、鐿鈦參與市場發展,並於國內外尋找符合長期發展的夥伴及投資併購機會。
但洪水樹明明有千億現金在手,至今透過益德、益盛、可耀、可仁醫學等公司轉投資的規模,卻還不到百億元台幣,大部分資金還是放在美元定存、美國長天期公司債,會不會動作太小、太慢,不足以支撐市值1,500億元的可成轉型?
一位市場人士觀察,洪水樹出身台大醫科,很聰明、也非常謹慎,評估投資案時會考慮3個要件。首先,標的必須穩定獲利,但估值不高,此時先用財務投資入股;其次,標的與可成的核心業務金屬鑄件有發揮綜效的空間;第三,合作得非常愉快,才會談併購。
「醫材在全世界都是小公司,可成願景是形成醫材控股公司來整合資源、形成生態圈,最後再併購一家通路做銷售,就有出海口。」他觀察,這幾年市場大多頭,科技股估值扶搖直上,可成的確錯過不少機會,但怎麼說洪水樹也不願輕言犧牲維持多年的高毛利。
不過據了解,今年可成內部已將投資部升格為策略辦公室,由洪水樹長子洪仲凱負責,在股東會上,洪水樹也宣示公司轉型之路已「撥雲見日、蓄勢待發」,接下來他會在資本市場激起什麼浪花?值得期待。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
請我們喝杯咖啡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每杯咖啡 65 元
x 1 x 3 x 5 x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元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 取消 確認從這裡可透過《Google 新聞》追蹤 Tech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