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新機會來了,輝達、台積電、聯發科高含量ETF一次看

新聞媒體 2024-06-02
投資新機會來了,輝達、台積電、聯發科高含量 ETF 一次看

美國 AI 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又來台灣了,Nvidia 日前公布的財報超乎市場預期,第一季資料中心營收達 226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427%,創歷史新高,並同時宣布股票拆分計畫,將季度配息提高 150%,從每股 0.04 美元增加至 0.10 美元,其股價在當日盤後上漲 6%,隔日更是首度突破千元大關。

而黃仁勳在財報電話會議中宣告「下一場工業革命已經開始」,強調Hopper系列晶片與新款的Blackwell系列晶片需求依然強勁,供不應求的情況可能延續到明年,直接破除市場對於AI引擎熄火的疑慮。而他也強調,未來「主權AI」和「多模態」技術將加速推動AI創新。

輝達財務長柯蕾絲(Colette Kress)強調,「主權AI人工智慧」的市場規模正在迅速壯大,世界各國正透過不同模式建立自己的運算能力,這將涉及基礎設施、數據、勞動力和商業網絡,預期今年就能替輝達帶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新業務機會,市場預期將掀起新一波訂單爭奪戰。

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經理人詹佳峯認為,接下來台股AI行情一波波,從台積電4月最新法說會內容、5月輝達最新財報表現雙雙報佳音,看好6月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這波台股AI投資熱潮將持續衝高,預計今年電腦展上,全球投資焦點將會從去年AI伺服器相關,延伸到最新AI手機、AI PC、AI自研晶片等3大邊緣AI新商機。

伴隨OpenAI於5月發表新一代生成式AI──ChatGPT-4o後,新一輪生成式AI大戰強勢來襲,預估下半年AI軟體新應用推陳出新下,亦推升高速運算需求呈爆發式成長,以及全球新一輪AI半導體投資熱潮,全球科技巨擘將朝ASIC自研晶片邁進,半導體自研晶片產業未來每年成長空間將高於三成以上;另外,2025年Window10版本將退場,不少PC、NB業者將推出更多AI新應用版本的終端裝置,讓消費者有感升級,間接也將帶動半導體相關供應鏈下半年業績有望旺季更旺。

▲ OpenAI於5月發表新一代生成式AI──ChatGPT-4o後,新一輪生成式AI大戰強勢來襲。(Source:OpenAI

為此,半導體相關的ETF方向明確,國泰費城半導體基金經理人游凱卉表示,今年ETF市場除了高股息之外,和半導體相關的ETF也是熱門關鍵詞,有別於其他ETF多半僅聚焦在台股科技產業,其實美國和台灣半導體企業是兩大引領全球產業發展的重要關鍵,但投資美股門檻相對更高,利用追蹤相關科技指數的ETF布局不用半夜看美股,就可以打包一籃子優質標的。 

由於聯發科與NVIDIA雙強聯手,合作進度呼之欲出,激勵聯發科5月27日幾近漲停,最後收盤大漲7.53%,市值突破兩兆,也帶旺新光臺灣半導體30、兆豐台灣晶圓製造、群益半導體收益等3檔半導體ETF股價普天同慶,27日收盤價紛紛創上市以來收盤新高紀錄。

半導體ETF含息報酬表現高

由於目前輝達所有AI晶片都由台積電獨家代工,台積電自然是頭號台股中的重中之重概念股,但若想要分散投資、並避免過度集中在台積電一檔個股上,還可透過以下七檔含積量最高的ETF參與其中,跟著台積電一起飛,也是預算有限、較低門檻的選擇。但必須注意,過去的績效不代表未來報酬,投資前仍要仔細評估自己的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今年才掛牌的野村台灣創新科技00935台積電占比僅為32%,但目前持有AI相關比重高達6成;由於日前外資券商摩根士丹利點名13家包括台積電、緯穎在內的13檔輝達重要供應鏈商,00935與之相關的比重接近4成,股價表現也有望受惠於近期輝達財報告捷。

中租投顧總經理蘇皓毅表示:「AI已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投資人不可錯過的趨勢財」,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上個月推出新一代AI人工智慧模型「Llama 3」,力抗ChatGPT及Google旗下的Gemini;另外,已有多方消息指出,蘋果於6月召開的年度WWDC開發者大會將聚焦AI人工智慧技術。隨著AI軍備賽開打,預期相關資本支出也將急速擴大,投資機構Bernstein最新報告預測,未來5年微軟、亞馬遜、Google、Meta、蘋果等五大科技巨擘的合計資本支出有望突破1兆美元,且大部分是投入AI晶片及資料中心。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則表示,事實上輝達公布財報之前,台股就已經在護國神山台積電強勢拉抬下屢創新高,也帶動台股ETF表現強勢,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市值型ETF表現普遍優於高股息ETF,顯示這波AI熱潮下科技型ETF仍是最大受惠者。

接下來6月即將到來的Computex,張繼文認為,除了AI人工智慧相關產品備受矚目,涵蓋了綠色科技、智慧移動、半導體應用等四大主題同樣受到關注,除了企業與潛在合作夥伴有更多深入交流的機會,也有望激盪出創新科技新的火花,創新科技趨勢相關企業股價未來表現也值得期待。

(本文由 遠見雜誌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科技新報)

從這裡可透過《Google 新聞》追蹤 TechNews

Google News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