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金管會資料,我國15歲以上民眾使用電子支付比率為68.1%,高於全球平均的52%,國內電支市場快速成長,競爭也日趨激烈。
許多婆婆媽媽都能輕鬆使用的全聯PX Pay,已擁有700萬會員;全家便利商店會員人數更多,達1,300萬人,這兩大通路投資設立的「全支付」、「全盈支付」,今年底或明年初可望上線後,預估將掀起新一波電支大戰。
推薦
電支發展潛力好,但六年來電支業者仍在賠錢。金管會官員解讀,目前業者還在燒錢階段,為了搶客、衝刺簽約商家,必須不定期推出各種優惠,「這都得花大錢!」
官員分析,電支要純靠手續費收入獲利不容易,就像銀行不能靠信用卡賺錢一樣,未來存活關鍵,就是能否找到獲利模式,例如像支付寶依附在淘寶網下,要找到合適場域,讓消費者一直使用你的產品。
談到電支的獲利模式,有「數位大將」之稱的玉山銀行信用卡暨支付金融事業處副總劉美玲說,支付微利為何大家仍在做,這是因為可以取得數據及跟客戶互動,有了數據,客戶也常用,就有機會產生新的獲利模式。
以國外例子來看,支付業者的每個下一步都跟金融有關,例如有業者專門結合「後支付」(Buy now,Pay later)或結合金融服務,包括大陸螞蟻集團也是從支付出發,再跨到金融業務,新加坡的獨角獸Grab,雖是以叫車App起家,但近期也積極跨足金融科技,目前已拿到新加坡數位銀行執照。
對於國內的電支獲利模式,劉美玲認為,如何讓電支「數據」跟「流量」變現,是大家努力追求的獲利模式。
劉美玲說,民眾開啟電支業者的App時,裡面可能有很多服務,只要打開使用,業者就有流量,使用得多,會產生黏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