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稅務總局稽查局局長郭曉林近日接受媒體專訪時透露,今年度稽查重點將圍繞「三假」違法行為,包括無經營業務虛開發票的「假企業」、騙取退稅的「假出口」及騙取疫情稅收優惠的「假申報」。KPMG稅務投資部China Practice執業會計師劉中惠提醒台商,要留意日常稅務治理。
劉中惠指出,大陸國家稅務總局2018年來聯合公安部、海關總署、人民銀行組織開展了打擊稅務犯罪專項行動頗有斬獲,累計查處涉嫌騙稅企業32.23萬戶。台商大陸企業雖多不至於存在故意造假騙稅情形,但可能因疏於日常稅務治理,欠缺恆常監控流程而誤觸紅線。
近期協助台商進行業務重組,劉中惠發現有些公司已經停業,由於註銷需要經過一定的程序,還要準備特定資料,或存在某些無法立即處理的問題,一直未辦理清算解散,出現長期空殼公司的狀態。劉中惠提醒,倘若維持不註銷狀態也沒有定時申報稅務,企業將被納入工商非正常運營名單及稅務黑名單,後續不管是註銷公司還是重新註冊公司,仍會被稅務機關追繳,再不處置,營業執照可能被吊銷。此外,企業法定代表人的個人徵信亦會受影響,不可以擔任新公司的股東、高管,甚至無法辦理貸款、出國和其他一些和信用有關的業務。
KPMG稅務投資部China Practice協理任之恒為客戶進行稅務檢查時,也發現一些執行面的細節問題,他舉例,公司將產品賣到保稅區,並有海關出口紀錄,就列報出口退稅,殊不知報關單上的收貨人以及發票買受人顯示的為境內企業,尚不符退稅條件,幸而及早發現調整流程,方得以避免風險進一步蔓延。
劉中惠指出,此次官宣之查核重點主要涉及流轉稅範疇,包括發票開立,報關以及出口退稅等經營環節,偏偏台商在管理大陸子公司時,通常著重於定期報表審視,又審計工作的範圍主要針對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等面向,因此並不能取代稅務檢查工作。隨著大陸的稽查方向調整,台商也要跟緊腳步,提升日常稅務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