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景氣迎春燕,貨攬業者認為,由於運價居高不下,船公司獲利有望再持續創高。長榮、萬海近期陸續宣布購入貨櫃,萬海更砸重金採購貨櫃輪;業者認為,海運業者應是看好後市才會頻頻造櫃買船,強化營運動能。
海運市場熱度不減,業者形容是 40 年以來最旺。為因應營運需求,長榮、萬海購櫃計畫一波波。長榮去年底宣布購入 13,000 只貨櫃,1 月再公告子公司斥資 4,541 萬 4,000 美元,購買 8,500 只貨櫃,加上其他 2 家子公司,總計擬採購各型貨櫃 44,000 只。
萬海去年 10 月先斥資新台幣 31.48 億元,打造 37,000 只貨櫃,1 月下旬進一步公告訂購共 5 萬只 TEU 貨櫃及 12 艘貨櫃輪,預計投資金額達 197.44 億元。
以亞洲航線為主力的萬海還宣布,亞洲至美西航線不定期每週 2 班,改為每週 4 班的定期航班,將可縮短亞洲主要港口到美西的運送時間。
貨攬業者分析,船隻交期至少等候 1 至 3 年,貨櫃交貨也需耗時數個月,船公司應是看好後市商機,加上考量市場競爭力、汰舊換新等因素,決定此時砸下重金,強化營運動能。
日本海洋網聯船務(ONE)日前公布去年第 4 季財報,稅後淨利達 9.44 億美元,相較 2019 年同期僅 500 萬美元,年增率高達 20,639%;由於國際海運龍頭財報亮麗,也讓市場對貨櫃三雄財報抱持期待。
台驊控股董事長顏益財分析,船公司美西航線成本每 40 呎貨櫃約 1,000 美元至 1,200 美元間,美東線約 1,800 美元至 2,000 美元間,以目前運價推算,船公司「賺很大」。
貨攬業者說,雖然缺櫃問題較先前舒緩,但美國線依舊沒有艙位,許多客戶已搶先預定,貨量只能用「爆、爆、爆」形容;且塞港問題難解,貨櫃輪靠港、裝卸等流程原先耗時 2 天,現在貨櫃輪必須先在外海徘徊等候入港,整體時程拉長至 7 到 10 天,將持續觀察農曆年後是否能緩解。
這名貨攬業者說,「船公司肯定發大財」,繼去年 12 月後,今年 1 月、2 月營收肯定再寫紀錄,市場並期待今年第 1 季會有創高表現;美洲航線運價續居高檔,歐洲線則稍修正,不過由於運價處在相對高檔,即便運價腰斬,船公司還是會賺錢。
這名貨攬業者指出,「現在運價 crazy 高」,勢必面臨回檔,但市場普遍看好未來運價,否則船公司就不會頻頻宣布造船、買櫃,即使運價稍作回檔,也不會再淪落前幾年那麼低水位。
展望後市,顏益財認為,經濟復甦、歐美庫存量仍低,帶動海運需求持續增加,且因疫苗運輸排擠空運貨物,將轉單至海運。他表示,今年上半年海運市場依舊熱絡,預估遠洋航線運價在今年第 3 季前續居高檔,不過當缺櫃問題解決後,近洋線運價恐難維持高檔。
貨攬業者則認為,海運今年首季表現暢旺,第2季也可望維持好表現;第 3 季雖為海運傳統旺季,但當上半年大幅回補庫存,不能以過去經驗去預測。業者評估,當民眾早已購足遠距上班用品、健身器材、家具後,購買力道能否延續有待觀察,對於第3季看法相對保守。
(作者:蔡芃敏;首圖來源:Peter Kaminski from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USA / CC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