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法人出具最新投資報告指出,對於當前的市場環境,在疫苗問世及國際政治紛擾逐漸散去的情況下,其目前唯一利空的理由只有 「沒有利空的理由」 來表示對當前市場的樂觀觀察。
報告中指出,針對美系外資所出具的 2 月份基金經理人調查報告,則是可以很貼切地用「目前唯一利空的理由只有沒有利空的理由」來形容當前的市場。因為具體地說,由於疫苗的問世、廠商找到與疫情共存的生產方式,加上財政與貨幣政策的接力推出,機構投資人對於景氣前景相當樂觀。在當中,有淨91% 的機構投資人認為未來一年經濟成長會加快 (相較前月為 90%),創下有紀錄以來最高。而且,有越來越多的投資人認為這波經濟是 V 型反彈 (在 2 月份的比例為 34%,9 個月前比例則僅有 10%)。此外,有淨 84% 的機構投資人認為未來一年企業獲利會加速成長,且持續處高檔。
另外,從兩個指標可以看出,目前投資人認為這波循環不會這麼快結束,景氣是有能見度的。首先,有淨 51% 機構投資人認為企業應該增加資本支出,超過 33% 機構投資人認為企業應該要減少槓桿。其次,淨 82% 機構投資人認為殖利率曲線將陡峭化。而因為資本支出以及殖利率曲線都是景氣能見度重要的指標,這就代表著機構投資人認為這波景氣的有續航力。
而另一個讓市場沒那麼擔心立即性系統性風險的原因在於,雖然本月科技股是最擁擠性交易。但必須要提醒的是科技股雖然擁擠,但也只有 35% 的投資人這麽認為。也就是說投資人認為的擁擠性交易是相當的分散在科技股、比特幣、做空美元、做多 ESG、做多新興市場等資產上,並沒有出現資金過度集中在某一類別資產的情況。而上述投資人認為的擁擠性交易,共同的交集都是資金氾濫下全球處在安全性資產稀缺的情況。
因此,整體來說,這樣的經濟與通膨環境凸顯出投資人認為當前景氣循環正處在經濟將由復甦走向擴張的過程。觀察投資人的配置可知,目前投資人的確慢慢的將資產從低利率、循環還不強的階段比較容易上漲的科技股、成長股轉往受惠於經濟成長、再通膨而受惠的景氣循環股、通膨概念股。因此,投資人依序超配了大宗商品、工業類股、原物料類股、新興市場、非必需品消費以及銀行股,顯然投資人已經看準了循環+通膨的主題。而投資人低配黃金,也呼應投資人認為雖然循環及通膨來了,但還不到高度通膨的地步。顯然從機構投資人類股邏輯的變化可知,市場節奏與主題相當明確,並沒有出現太明顯的失序情況。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