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跌訊號浮現?三大法人買超逾320億元,金管會呼籲投資人關注基本面

新聞媒體 2021-05-18


雙北疫情傳播速度比預期嚴峻,停班、停課的擔憂聲四起,盤中加權指數一度重挫逾 667 點,最低來到 15159.86 點,不但摜破上週的低點,半年線也正式失守,這也是去年 2 月 27 日首次回測半年線,從波段高點修正幅度達 12.6%,讓金管會籲請股市投資人冷靜關注公司基本面,而第一金投信則提出要觀察兩大止跌訊號,若見到這兩大訊號時,可開始積極加碼。

金管會表示,台股受國內疫情變化影響,集中市場加權股價指數收 15,353 點,下跌 473 點,跌幅 2.99%,成交量約 4,802 億元,三大法人買超達 326 億元,其中外資前 3 個交易日均為賣超,合計賣超金額約 451 億元,今日轉賣為買,買超金額約 335 億元。

金管會呼籲,請股市投資人冷靜關注公司基本面,因應疫情變化股市波動,金管會已加強採行兩大措施,包括持續強化股市監視制度,持續督導證交所及櫃買中心加強對市場監視能力,如發現有異常價量變化或有人刻意散播股市流言,將依規定辦理。

金管會指出,第二則是健全交易環境與防範可能風險,金管會已督導證交所及櫃買中心落實防範鉅額違約機制,加強注意違約案件相關之買賣是否有異常態樣,並留意整體市場違約風險變化,適時因應,以避免發生重大影響市場秩序及交割安全情事。

第一金投信表示,未來兩週將是疫情的高峰期,但台灣防疫觀念深植人心,同時美中並未受疫情影響,經濟強勁成長,研判台股要再下跌的空間相對有限,而止跌的觀察方向有二,首先是率先回檔整理的電子類股,需止跌走強,重整多頭信心,再來是陷入多殺多的鋼鐵、航運需儘速化解融資追繳的跌停賣壓。

第一金投信指出,去年 1 月底武漢突然封城,歐美國家相繼淪陷,全球人流與經濟頓時關機,由於事出突然,全球無任何相關經驗,恐慌氣氛瀰漫全球,防疫模範生的台灣並未全面擴散,但台股也自高點 12118 摜壓至 8523 點,跌幅高達 29.6%,這次台灣雖進入社區傳播,但防疫觀念深植人心的優勢,預期疫情將可迅速獲得控制,且不至於影響到經濟活動。

第一金投信認為,其實引發這波台股殺盤的主要原因乃基本面不夠紮實的傳產股,在散戶盲目追捧通貨再膨脹的漲價題材下,近兩個月短期融資餘額與當沖暴衝,量價背離的投機行情已見失控,在疫情傳出後,迅速反向引爆多殺多的急跌走勢,純粹是籌碼失控,無關基本面。

對於後市看法,經過這波的快速調整,短打浮額洗清大半後,第一金投信反而認為,有助下半年台股再度切換至景氣揚升行情,若見到這兩大訊號時,可開始積極加碼,一是恐慌情緒待消化,20日均量需降至3000億元附近、二是美國科技股轉強,電子類股重掌多頭。

第一金投信分析,首先在傳產股尚未風起雲湧前,大盤 20 日均量約 3000 億元左右,爾後一路上升至 5300 億元以上,形成籌碼過熱的失控局面,近 3 個交易日,成交量從 7828 的天量,降至今天的 4808 億元,若未來 1~2 週能進一步緩降,形成量縮價穩格局,台股將脫離劇烈震盪的走勢。

第一金投信強調,從美國 Nasdaq 盤勢分析,近日半年線支撐雖一度失守,但多頭力守 13000 點整數關卡之上,上週一根紅棒,不但站回半年線,而且 9 日 K、D 值終於轉強,多頭格局逐步形成,有助外資回頭加碼盤整已久的電子股,並收納傳產的游資,進而重新集結多頭信心。

(首圖來源:pixabay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