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產業老廠,4年痛宰中國廠、搶回蘋果單

新聞媒體 2020-07-05


少了這片薄膜,一台筆電就算所有硬體都安好也無法打字,這個報價僅 1 美元的零件,叫做薄膜觸控開關,負責將鍵盤訊號傳遞給電腦主機板。總部位於台灣中和的科嘉,是該零件的全球第一大廠,科技界隱形冠軍。

最近半年,蘋果陸續更新 MacBook 系列筆電新機,儘管外觀看來與舊款幾無差別,但果粉們卻讚聲一片、大喊「換機」。理由就是,蘋果在這最新一批筆電裡,捨棄了導入 4 年多的蝴蝶式鍵盤,改回傳統的剪刀腳鍵盤。

不論蝴蝶還是剪刀,都是以鍵盤下方的結構命名,儘管蝴蝶式鍵盤厚度比傳統鍵盤薄 40%,能讓機身更薄,但這設計卻容易卡入灰塵,導致故障率高,一度每 10 台就有 1 台「中鏢」。而蘋果換回舊設計,不只果粉開心,科嘉更開心。

因為,過去的蝴蝶式鍵盤不需要使用薄膜觸控開關。要知道,在蘋果導入蝴蝶式鍵盤前,科嘉接近三成營收來自蘋果。重要大單硬生生不見了,「傻眼啊!」回想客戶突如其來更改設計,科嘉董事長林志峰(見首圖)餘悸猶存。尤其,當時公司才熬過平板對筆電市場的衝擊,業績逐步回溫,蘋果這記重拳,又讓科嘉營收連 3 年下滑。

二代接班的林志峰,家族許多成員都握有公司股票,那幾年每當家族聚會,親戚的「關切」總讓他備感壓力,「有時候被虧說:『啊今年怎麼分(指股利)那麼少?你有沒有認真在做呀?』」他回憶。

少了蘋果訂單,怎麼拯救公司?林志峰當時啟動了對內、對外兩道變革策略。

轉型自動化,先秀成果
讓反對派老臣喊「我也要」

對內,他導入自動化。「少了高單價、高毛利客戶,就得想辦法彌補,做法就是用自動化,把成本降下來後,才能接更多訂單,」他說。

雖然自動化早在科技業耳熟能詳,但對於沿用傳統工法三十餘年、幾乎「傳產化」的泛鍵盤業來說,卻是大事。林志峰就曾遇到不願配合的廠長當面嗆聲:「你這個(做法)一定失敗!」甚至還有人說:「我這個廠不要做!」

薄膜觸控開關製作起來與印刷業極為相似:薄膜就像紙,而銀漿則像墨水,能印出電路線。傳統單張印刷法是一張薄膜印完電路後、再換下一張,過程費時、費人力;而林志峰推動的,是自動化程度更高、能讓一卷薄膜被連續印刷的整卷印刷法。

面對不願改變的幹部,林志峰並不強制,而是先做給對方看。他請願意配合的廠長導入新製程,結果證明,整卷印刷法較傳統工法的效率提升 30%,並能從過去兩人顧一個機台,變成一人能顧兩個機台,「看到別廠良率提升,他們自然就說:『我也要!』」他說。

科嘉前後花了 3 年時間,輪流在旗下 5 座工廠導入新製程,毛利率也在 2018 年走出谷底上揚,一年增加 2.5%。

掉單穩軍心,殺價喊停
反搶走中國廠單,毛利率回升

對外,科嘉毅然選擇不殺價競爭。在失去大客戶訂單後,祭出這個策略看來不合常理,卻是科嘉與紅色供應鏈對決所得到的教訓。

當年,在蘋果掉單的逆風中,同時遇上中國競爭者搶市。對手一砍價就是 10%、20% 的狠勁,一度讓科嘉在接單上亂了陣腳,選擇與對方廝殺價格。但拚價格惡果,讓科嘉單季毛利率從 27%,落到 15% 不到,2017 年更出現上市以來首次單季虧損。

這時候,科嘉創辦人、也是林志峰的叔叔林崇平,站出來穩定了軍心。

林志峰回憶,當時叔叔拿出他 45 年前創業的堅持:「如果我們努力做,產品就不怕沒人買!」告誡公司不該再與對手打價格戰,「他說,我們是業界龍頭,削價競爭,只會讓產業越來越糟。」

這步指導棋,讓林志峰吃了定心丸,不僅停止價格戰,甚至過往為了維持客戶關係硬接的賠錢訂單,也一概停止。雖然這個做法讓客戶抱怨「價格很硬」,卻是科嘉得以維持毛利率、持盈保泰的關鍵。

當時,與科嘉競爭最激烈的中國業者──傳藝科技,除了低價搶市,還往下游切入鍵盤生產,形同與客戶搶生意。此舉觸怒全球 4 大鍵盤廠──達方、光寶、群光、精元聯袂將原本給傳藝的訂單,轉移至科嘉,這讓科嘉在蘋果回歸前,業績在 2018 年大幅翻揚,每股盈餘(EPS)翻了近 5 倍。

對內、對外調整好體質,科嘉 2019 年重回蘋果懷抱,不只 MacBook 選用科嘉,新版 iPad Pro 的鍵盤保護套,也是由科嘉獨家供應薄膜零件。

回首過往 10 年,鍵盤常被唱衰是夕陽產業,林志峰卻認為,「雖然有夕陽產業,但只要你不是夕陽公司就好」,科嘉也正積極從導電線路印刷這項核心技術延伸,切入 Mini LED 背光模組等新業務。

正是這種韌性,與願意打深一口井的堅持,讓這間 45 歲老牌廠,在一次次難關過後,寫下谷底翻身的激勵篇章。

(作者:侯良儒;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轉載)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