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壽與政大商學院今日共同發布 2022 年「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調查結果,其中退休信心指數首次超過 60 分,但有高達 65.9% 民眾憂心通膨吃掉退休金,甚至是受到醫療發達影響,人類平均壽命不斷延長,退休生活費、醫療與長照費用恐要花費上千萬。
「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調查顯示,退休信心指數、充裕指數、生活滿意三大指數,今年首度全數及格,其中「退休信心指數」更是首次跨越 60 分,落在 63 分,而「退休充裕指數」分數與去年相同,維持 69 分。
政大商學院金融系暨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楊曉文表示,疫情反覆限制人與人交流,民眾對退休寂寞感升高,而社會保險制度仍存在勞保破產危機、健保財務收支短絀與長照 2.0 資源不足等問題,不要忽略這些既存的影響,才不會造成退休準備不足的風險。
調查發現,未退族對退休生活仍憂心忡忡,其中最憂心「通貨膨脹」、「勞保改革」與「健康不好」這三件事,而且每 4~5 名未退族中就有 1 人擔心「通膨讓退休金縮水」,已經退休但準備不充裕的民眾則有高達 65.9% 擔心「通貨膨脹物價上漲」讓錢變薄,顯示通膨已成為退休最大風險。
台灣人壽商品精算處處長賴玉菁表示,受到醫療發達影響,人類平均壽命不斷延長,通膨確實是未退族需要考慮的因素,根據台灣人壽估算,民眾退休後的 20 年,預計生活花費就要 552 萬,再加上醫療費 288 萬元,以及 252 萬的長照費用,退休後的整體開支可能上看千萬元。
觀察退休準備年齡的變化,今年落在 39.15 歲,比 2021 年增加 0.59 歲,並有民眾連續 3 年都認同 40 歲前就要啟動退休準備,越早開始複利越高,而且未退族預期的退休年齡比上一代更晚,預計落在 61 至 65 歲,對照已退族實際退休年齡 56 至 60 歲,足足晚 5 歲。
受到經濟環境不確定影響,未退族的退休準備工具更趨保守,今年「儲蓄與定存」持續排名第一(56.6%),保險(43.4%)則從去年的第三名,躍升為第二位,民眾普遍認同「保險」可以助攻未來樂退,風險較高的股票(37.9%)則降為第三名。
楊曉文認為,台灣民眾太重視保本的概念,高通膨低利率時代,以及勞保年金改革影響,越年輕的未退族在退休準備上應相對要更積極,才能發揮長期複利的效果,調查結果卻顯示打安全牌,代表在退休準備的觀念上仍有調整空間。
政大商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特聘教授暨中民國退休基金學會副理事長黃泓智指出,年輕未退族離退休有較長的時間,具時間複利效果的優勢,可採更積極穩健的目標到期投資策略,在年輕時採取較積極的投資配置,接近退休時則逐漸採取保守的投資配置,才可望實現自己的退休目標。
台灣人壽策略長暨營運總處資深副總經理葉栢宏表示,通膨怪獸好比「灰犀牛」,多數民眾明知危機存在,卻因為時候未到而輕忽風險,等到真的退休時才發現為時已晚,建議民眾 30 歲前就要開始採取行動,為退休生活做準備。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