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曼谷鬧區的素坤逸商圈開始出現了電動嘟嘟車,沒有引人注目的引擎噪音與排煙,只有輕巧的車身穿縮在大街小巷,詮釋新的曼谷城市印象。響應世界大國環保減碳的決心,泰國政府訂下政策目標,預計於2025年可年產250,000輛電動車、3,000輛電動巴士及53,000輛電動機車,以成為東協電動車生產之主要據點;2030年期望能年產750,000電動車,並於2035年起泰國國內新車只賣電動車。
電動車是繼智慧手機之後,即將成為下世代人類生活的日常。號稱東方底特律的泰國,眾多車廠早已進場布局。依據泰國投資促進會BOI的資料,於2017年到2019年間,電動車相關的投資案金額為790億泰銖,主要投資者包括賓士、Toyota、上海汽車、Honda、BMW、Mitsubishi等,投資項目包括純電動車(B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以及電池等。2020年下半年才進駐泰國的長城汽車,也已經宣布2021年第一季在泰國生產8萬輛電動車。
產製之外,與基礎建設相關的充電站也是一個國家發展電動車產業關鍵元素之一。依泰國電動車協會主席Krisda Utamote日前接受曼谷郵報專訪時表示,要達成2030年可年產750,000輛電動車的目標,屆時將需要70,000個充電樁,但是截至2020年底全泰國充電樁數量卻不到2,000個。
泰國當地大型集團包括Energy Absolute(EA)、PTT、SCG等紛紛進行充電站相關投資。其中EA已佈局約400個充電站,近期將增設至1,600個充電站。PTT原本就是遍及全泰國之加油站業者,近期將增設300個充電站。SCG更企圖打造電動車資源整合平台,預計能集結電動車及相關儲能設備上下游相關業者一起搶進。
臺商在泰國電動車產業也沒缺席,泰達電日前與泰國三菱汽車及電力局簽MOU,發展充電設施與行動應用程式。EA前幾年入主位於桃園的鋰電池廠有量科技後,也攜手有量科技在泰國設立電池廠,為集團在泰國電動車市場發展提供助力。
泰國長久以來為亞太區的汽車製造中心,從車體至相關組件,甚至包括上游鋼鐵業與週邊塑膠業,整個供應鏈完整,但是當汽車產業從內燃機型態轉成電動車,對泰國當地供應鏈最大的衝擊來自技術與人才。
依BOI資料,泰國汽車製造業者數千家,規模大小不一,不見得都有技術與財力進行轉型。再者,電動車關鍵的電池、電能轉換引擎等技術,目前由中國、日本及德國掌握;亞太國家包括泰國對於相關組件仍依賴進口,不利發展速度及成本控制,能源技術以外之電子與機電技術亦有待配套升級。
產業轉型另外附帶的議題為人才轉型,新型態的電動車掘起意味著燃油車相關工作機會將減少。泰國政府鼓勵企業與相關研究機構進行產學合作,進行勞動力升級以外,也大力向外資招商,希望外資帶著技術協助當地產業與人才轉型。
目前泰國政府尚無直接對電動車相關投資者或消費者提供直接補貼政策,僅透過BOI提供投資項目之相關稅務優惠。BOI將電動車相關投資優惠分為車輛、關鍵組件及充電設施三大類,依技術與當地需求等級不同,提供該些投資案之設備進口關稅減免,以及3~8年的營利事業所得稅減免。
臺商業者長久以來在IC產業上累積了穩固的基礎,對於車用電子與機電系統的技術相當具有競爭力。當臺商思索轉型與分散生產基地及找尋新市場時,具有市場並已經有一定產業鏈基礎的泰國,可能是下世代汽車產業站穩未來的出海口。(本文作者為KPMG安侯建業海外業務發展中心泰國區主持會計師)
台中齒輪小廠手握電動車升級秘密 鴻海、和碩都關注 1分鐘讀財經》政府全面備戰 護盤國家隊待命 力擋今股匯雙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