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的法律/檸檬車條款延長退換車期限

新聞媒體 2021-03-02

經濟部上月公告汽車買賣定型化契約修法,也就是俗稱的「檸檬車條款」,將於7月上路,法律宗旨在於面對屢出狀況的車輛保障消費者。這些頻頻出狀況的車輛,在台灣俗稱的「車王」,國外則稱之為「檸檬車」(Lemon Car),形容車主心情的「酸澀難言」。

在新法上路以前,假如新車交車後真的發生突然起火、暴衝,或是屢經修理不好等情況,台灣車商實務上都會同意消費者在交車30天內,或是里程數5,000公里內更換同款新車。

推薦

而在7月1日檸檬車條款上路後,此期限會放寬到六個月,或是在里程數1.2萬公里內,若發生上述重大瑕疵,均可以要求更換新車或解除契約。此項修法對於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大保障,面對有重大瑕疵的「車王」,依法都可以主張換車。

但站在車商立場方面,新法上路等於讓業者每出一次都被迫承擔相對應新增的風險。車商在販售良率不高的車款時,可能就會因為新法上路後必須承擔更多的營收風險及交車成本,因此,可能於未來會把定價往上調升,以吸收新法所生的成本及風險。

但現實上,因檸檬車條款7月才上路,接近傳統民俗月,以及車商多在年底推出新款車輛的習慣來看,車商不太可能會短期內針對價格有調動,而是選擇繼續觀望。

而外界認為,檸檬車條款要等到7月緩衝期太久。但一套新法上路,如涉及因應層面較廣,或許須配套措施以因應準備,有三個月至一年都算是滿常見的準備因應的期間。因此,經濟部希望給予車商有足夠因應此一新制的時間。

其中,假若車子真的發生狀況,依照新法民眾可要求要換新車,車商更需要確定自己是否有足夠的備貨車輛,否則就可能出現無車可以即時去替換的窘境,影響到消費者權利。尤其是現在全球車輛製造商都缺乏車用晶片,能否確保進口車能夠如期如數地到港,就需要車商再花時間準備及確認新車庫存狀況。

另外,車用保險是否可能調漲,我認為,檸檬車條款主要是處理車輛本身問題,除非因車體燃燒、排檔不順造成暴衝釀成意外事故,導致人身及財產損失,否則不容易衍生保險費率調整,或是責任險出險率的提升。

最後,雖然經濟部公告檸檬車條款後,許多車主、學者都認為台灣版的檸檬車法條無論在保障的時間或里程數都較美國或是中國大陸等版本做法上來得短,但這是就是生產製造商跟消費者權益之間拉鋸的一個結果。

也因為檸檬車條款從過去研究到正式上路期間,經歷過四、五年的時間,雖然,這次檸檬車條款保護消費者的強度上讓部分人士會認為不滿意。從長期觀察台灣修法動能及模式來看,短期之內,我看會比較難再推動新的一波修法,只能觀察未來是否新的「車王」事件,可能再蓄積更多的能量,帶動更大的修法幅度。(本文由KPMG安侯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鍾典晏口述,記者鍾泓良採訪整理)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