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時間 7 月 24 日清晨,處理器龍頭英特爾在美股盤後發表 2020 年第 2 季財報,雖然營收約 182 億美元,優於華爾街分析師預估的 179 億美元,且 2020 年全年財務預測更新,也就是將達 750 億美元,優於預期的 738.6 億美元,不過,因準備對抗競爭對手 AMD 的新款 7 奈米處理器,卻因發現「重大瑕疵」必須費時調整延後約 6 個月推出,使股價盤後交易暴跌超過 9%。英特爾股價暴跌時,AMD 股價盤後大幅上揚 7.97%,使 AMD 股價首次超越英特爾。
過去一直在英特爾背後苦苦追趕的 AMD,自從發表 Zen 架構 Ryzen 處理器以來,市場好評不斷,加上後來台積電先進製程助攻,業績完全脫胎換骨。雖然 AMD 在某些產品市場市占率仍不足以與英特爾比較,不過已經不是過去「可忽略」的對手了。尤其英特爾 10 奈米製程遲遲無法量產,導致 14 奈米製程不斷沿用 4 代產品的情況下,AMD 放棄格羅方德先進製程,改投台積電代工生產,更是重要的關鍵點。
回想 5 年前,AMD 股價不到每股 2 美元,如今卻大漲超過 30 倍,甚至史上頭一遭超過英特爾,轉變的確讓人驚豔。即便 AMD 市值約 700 億美元,還不及市值約 2,557 億美元的英特爾三分之一,不過市場預估,7 奈米製程的 Zen 2、Zen 3 架構處理器上市後,接下來 5 奈米 Zen 4 架構處理器也準備上市,使英特爾倍感壓力之外,新一代繪圖晶片也衝著輝達(NVIDIA)而來,加上外傳 AMD 有意進軍手機 SoC 市場,AMD 前景仍舊為多數市場分析師期待。
看到 AMD 股價不斷攀高並攻城掠地,英特爾心裡一定百感交集。身為摩爾定律的正統繼承者,卻在製程研發遇到瓶頸。除了延遲不少的 10 奈米製程終於在 2019 年順利推出,但隨之而來的 14 奈米產能不足,以及外傳 10 奈米良率問題,都讓市場無法取得足夠處理器,使消費者轉買競爭對手的產品。筆電大廠惠普與聯想高層之前都曾跳出來喊話,使英特爾不得不投巨資改善。
除了產能問題,技術進展更是英特爾的致命傷,好不容易推出 10 奈米製程,原先預計 2021 年趕上 AMD,推出 7 奈米相關產品的計畫,如今英特爾執行長 Bob Swan 在財報會議坦承,目前 7 奈米製程的確有缺陷,導致產量很難提升,恐怕要到 2022 年才能問世,至少再延後半年。只是若順利按照產品路線規劃,AMD 的 5 奈米製程 Zen 4 架構處理器已正式亮相,屆時英特爾希望追上差距的計畫,恐怕也不容易實現。
(首圖來源:A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