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鷹浪太強,美元指數一飛衝天,亞幣倒成一片,不過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劉憶如指出,升息未必是美元升值的根本原因,亞洲新興國家不宜為了阻貶,跟進美國大舉升息。
北威集團今天舉行「強勢美元下的全球匯率波動」線上論壇,主持人劉憶如也在會中分享看法,她指出,從歷史經驗觀察,即使是美元的升息波段,美元也未必升值。
劉憶如表示,強勢美元來襲,引發幾乎所有非美貨幣貶值,但背後因素是否單純是美國聯準會的升息效應值得探究;如果不是的話,非美貨幣國家即便升息,也無法阻止該國貨幣貶值。
劉憶如接著以美國歷史經驗為例,2004~2006年,當時美國聯準會連續升息17次,美元利率自1%調升至5.25%,但美元指數在該波段貶值3.03%;2015~2019年美國連續升息8次,利率自0.25%調升至2.5%,但美元指數貶值1.41%。
由此可見,美元升值除了升息因素,往往會有其他更根本的原因,劉憶如指出,實質利率走升、經濟實力的勝出及美元為主要避險港灣的地位,均是支撐美元走強的關鍵因素。
劉憶如表示,既然升息並非美元升值的根本因素,今年亞洲新興國家剛走上解封之路,尚未明確傳出復甦訊號,通膨也不如歐美嚴重,不宜跟進美國舉動、大舉升息;這也是為何面對匯率貶值,「央行干預匯市」成為今年以來許多國家最常見的政策。
若為了阻貶而隨著美國大幅升息,劉憶如認為,不只阻貶效果有限,甚至可能賠上自己國家的景氣復甦。
劉憶如也說,相較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許多國家都累積豐厚外匯存底,因此最近經濟學人智庫(EIU)也表示當前各國央行若要阻貶,較1997年時子彈更充足。
(作者:潘姿羽;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