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衝擊》川普對等關稅出爐,不僅擴大在美製造墨、印也成關注焦點

新聞媒體 2025-04-02
川普關稅衝擊》川普對等關稅出爐,不僅擴大在美製造墨、印也成關注焦點

川普關稅大刀再揮,科技業被迫再度迎來生存遊戲,因為這項政策主張對所有向美國出口、但未對美國進口開放市場的國家施加相應關稅,特別針對中國,可能進一步加劇美中貿易戰。但對等關稅的主張是「對美國出口有順差的國家,其產品進口美國時將面臨更高關稅」,因此除了將掃到中國外,台灣、越南等地的出口企業面臨成本上升壓力。

川普對等關稅來襲,這波關稅大刀揮向了包括鴻海集團在內的科技製造業。鴻海做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其客戶包括了蘋果、戴爾等美國科技巨擘,鴻海鴻海的生產鏈遍布全球,其中大部分仍位於中國。然而,面對美國可能加重的關稅,這家台灣企業將如何調整布局,以確保業務穩定發展?

川普關稅的步步進逼,為的就是要製造業者回流美國。自今年初川普再度上任以來,鴻海就已在美國採取多項擴張與投資措施,以響應「美國優先」政策並強化其在美國的製造能力。包括:

德州

這項投資是於去年 11 月時,鴻海透過子公司 FOXCONN ASSEMBLY LLC. 公告取得美國德州休士頓的土地及廠房,土地為 47.80 萬平方英呎,廠房則為 20.02 萬平方英呎,交易總金額為 3,303.3 萬美元。

而在今年 3 月鴻海又在美國加碼投資,以 1.42 億美元取得德州休士頓土地及廠房,以擴充伺服器(包含通用/AI)產能。

威州

雖然鴻海在威斯康辛州的投資過去一段時間看似搖擺不定,不過近期該公司在威州的投資仍繼續擴張。資料顯示,過去的三年多內,鴻海在威州的投資金額已達 10 億美元,僱員也增加了至少 42% 左右。

鴻海在威州廠主要生產的產品包括伺服器與太陽能相關產品。

加州

去年 11 月鴻海旗下子公司鴻佰在美分公司以 1.28 億美元的金額,取得了在加州森尼韋爾(Sunnyvale)的土地與廠房。主要負責伺服器新產品導入量產服務。

上述提到的工廠,皆是在川普二次上任前後的布局調整;除了上述的布局外,鴻海在俄亥俄州還設有電動車工廠。

但隨著川普關稅壓力擴大,未來鴻海可能擴增美國本土製造比例,生產的產品可能將不僅限於伺服器等,也可能延伸至通訊設備或車用電子等高值產品。

針對鴻海,許多人可能都會問川普對等關稅到底會影響多少?針對這個問題,其實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早先一段時間就不斷強調,川普的政策對鴻海影響會比競爭對手來得小,因為該公司一直都是採取全球布局的策略。

(Source:科技新報整理)

墨、印投資不變

雖然川普的鐵腕政策勢必將更多製造商拉回美國生產,但事實上美國勞動成本仍舊較中國、東南亞來得更加高昂,美國製造終究無法完全取代中國或東南亞的生產基地。以鴻海為例,未來在美國的布局策略,可能會大多集中在電子產品組裝,或是高附加價值產品的製造等,並不會有大規模的代工生產。

那麼現在製造商們除了美國外,還有哪些地區可去?

雖然川普對等關稅砍向全球,且早先還特別強調會增加墨西哥的關稅,但事實上鴻海在墨西哥的布局腳步仍不會停歇。劉揚偉早先也曾表示,會持續在墨西哥投資,因為未來的趨勢是為區域製造,「每一個人口夠大的市場,在當地會形成建構一個製造體系,例如墨西哥有超過 1 億人,再加上南美市場,它有存在的原因,鴻海現在都是朝區域製造發展方向所做的布局。」

至於印度則是鴻海另一大重點布局國家,主要生產 iPhone 與其他消費性電子。若美中貿易摩擦加劇,印度製造品出口至歐美的吸引力將上升。

重新評估「台灣製造」

對等關稅將台灣列入關稅課徵對象,這將直接影響鴻海在台生產的產品輸美競爭力,因為台灣工廠在鴻海體系中,多為技術中心與高階製造基地,若關稅抬高,這些高附加價值產品輸美可能受限。

此外,川普的貿易政策可能對歐洲與部分亞洲市場相對溫和,這對鴻海來說也意味著該公司將可能強化對非美客戶(如歐洲、日本、東協)的生產與服務供應,以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但同時也將持續擴大對中東與東南亞新興市場的出貨比重。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

請我們喝杯咖啡 icon-coffee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 取消 確認

從這裡可透過《Google 新聞》追蹤 TechNews

Google News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