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以規模製造業為主連帶影響碳排規模但排放強度優於國際水準且再生能源成長幅度獲高評價
經濟部強調,該統計排序結果僅呈現該排放源溫室氣體排放的總量高低,並非作為評斷該排放源減碳表現好壞的依據,事實上台電針對所轄國內電廠,都採取環保調度、強化效率、空污防治設備改善等等,除可降低單位碳排放強度,同時朝減空污方向前進。以台中電廠為例,2020年空污排放較2014年減少2.3萬噸,相當於減少近六成。
經濟部指出,我國上榜排放源主要都是因為機組規模大,導致排放總量較大,但相較全球同類型排放源之排放強度不一定較高。再以中鋼為例,中鋼為國內最大鋼鐵廠亦屬上游及生產鋼廠,亦致力於提升每單位鋼品製造生產之能耗效率,每噸粗鋼耗能15.61GJ,2021年已較2019年已減少1.3%,遠低於世界平均(19.84GJ),其每單位粗鋼生產之排放強度勢亦低於同業;另外,林口電廠屬於超超臨界機組,其發電效率亦在全球燃煤電廠屬前段班之列,而我國能源轉型即致力於提升火力發電效率,台電公司火力電廠毛熱效率(LHV, gross)已從2019年45.64%逐年提升至2021年的46.10%,隨著能源使用效率技術的提升,也相對減少電廠的碳排放強度。
鑑於這些大排放源減碳是國家邁向淨零轉型的關鍵,針對燃煤電廠部分,經濟部已就老舊燃煤機組進行汰換或減發規劃,基於環保調度原則,台中、興達電廠亞臨界機組皆已減少調度,並規劃逐步轉為備用機組;麥寮電廠燃煤機組亦規劃於2025年除役,汰換為生質能或燃氣機組,將可大幅減少碳排。另本次COP27會議各國聚焦討論全球淨零路徑勢須仰賴一定化石燃料發電以確保供電穩定,並將透過CCUS等負碳技術來解決火力發電碳排問題,對此,經濟部已著手推動國內CCS試驗計畫,同時積極發展再生能源,截至2022年9月統計資料,我國再生能源設置容量已近 1,317萬瓩,其中,太陽光電設置容量達908萬瓩,相較2016年之124.5萬瓩大幅成長6.29倍,此成長幅度在國際評比中亦獲致HIGH的高度評價;整體風力發電(陸域+離岸)裝置容量達126.5萬瓩,未來將持續加大台灣整體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再搭配發展氫能等無碳能源,以使電力部門邁向淨零目標。
從整體國家的能源效率及生產力來看,相比經濟結構類似的日韓,台灣歷年每單位能源生產之碳排放趨勢均與日韓相近,依據歐盟全球大氣研究溫室氣體排放資料庫(Emissions Database for Global Atmospheric Research,EDGAR),2021年碳排放密集度(碳排放/GDP,美元)表現,日本為 0.21 kgCO2/美元、台灣為 0.24 kgCO2/美元,以及韓國為 0.27 kgCO2/美元。顯示台灣透過能源轉型強化良善的氣候治理,有效促進經濟體系朝低碳化發展。
臺灣是外貿導向國家,面對2050全球淨零趨勢,經濟部深切體認淨零轉型是維持國際競爭力的關鍵要素,是一定要做的事。但是淨零轉型對所有國家而言都是很大的挑戰,這也是本次COP27將重點從承諾轉向實踐的原因,需要集結各國之力,透過突破性議程(Breakthrough Agenda)等減碳倡議,加速電力系統改造與難減部門(鋼鐵業)轉型之技術突破。經濟部將持續引導資源投入能源與產業淨零轉型,追蹤全球減碳技術進展,並尋求國際合作機會,與世界共同邁向淨零。
發言人:經濟部研究發展委員會 莊執行秘書銘池
聯絡電話:(02)23212200#8261、0936-889-606
電子郵件信箱:mcchuang@moea.gov.tw
業務聯絡人:經濟部研究發展委員會 許專門委員嘉玲
聯絡電話:02-23212200#8268、0932-940-688
電子郵件信箱:clhsu1@moea.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