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理財通/央行靠大數據提升政策品質

新聞媒體 2020-12-13

中央銀行。本報資料照片
中央銀行。本報資料照片

數位金融時代,各國央行積極運用大數據進行資料分析。中央銀行指出,隨著電腦網路發達、資訊儲存與處理科技的進步,經濟活動所產生的資料量快速且大量累積,而以文字、數字、語音或影音串流(streaming)等不同形式呈現,此類大數據(Big Data)的蒐集、分析與應用,已成為國際間的重要趨勢。

央行表示,大數據不僅可應用在大眾生活層面,近年主要國家央行亦持續發展運用大數據的創新形式,改善統計數據的即時性,對金融市場的運作提供分析,並為研究開創新方向。

推薦

《中央銀行業》(Central Banking)出版公司「2019年國際間央行大數據使用情況調查結果」指出,央行對大數據之應用以即時預報與預測最多,其餘依序為壓力測試、洗錢防制、網絡分析、詐欺偵測及網路安全等特定領域。央行解釋,所謂即時預報是指,運用具同時或領先性質,且資料頻率較高的指標,對當前經濟金融走勢進行預測。

央行已成立金融科技工作小組,持續關注主要國家央行大數據分析的相關議題,並逐步運用大數據分析於經濟預測、金融情勢分析及銀行風險評估等議題,作為研議與訂定貨幣政策及總體審慎監理措施之參考,以進一步提升政策品質。

除大數據分析外,央行也對數位貨幣發行的研究也持續推展;目前央行已完成批發型CBDC(央行數位貨幣)的技術研究,下階段將進行通用型CBDC的試驗。

央行指出,邁向數位時代,技術創新重塑支付服務型態,央行的角色亦與時俱進,支付服務不再只由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提供,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加入,以及支付科技的創新與貨幣型態可能的改變等,均使支付市場的發展更為多元、競爭。

在愈來愈錯綜複雜的市場分工與組成結構中,最終要能形成安全、效率的支付生態體系,並且營造出適合創新的環境,維持市場競爭的效率,則央行所扮演的角色與提供的貨幣信任基礎將是其中的關鍵。

為推動CBDC研究計畫,央行於2019年6月成立「CBDC研究計畫專案小組」,下設「CBDC工作小組」負責規劃與執行。

透過與學術單位協作的方式,本年6月已完成「批發型CBDC可行性技術研究」,結果發現DLT(分散式帳本)雖具有多節點同步儲存資料的優點,惟交易速度處理效能不佳,仍無法滿足目前電子支付系統的需求;如欲兼顧交易隱私保護,更會影響DLT的處理效能。

在瞭解DLT的潛力及問題後,央行將進行下階段「通用型CBDC試驗計畫」,未來在設計上以中心化系統為基礎、部分功能結合DLT的規畫,可能是較符合通用型CBDC需求的技術研究與發展方向。本計畫預計於2020年9月底啟動,期程預定兩年,並將視試驗情形及國際發展趨勢,滾動式檢討期程的調整。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