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企業樂觀看待台灣經濟,能源供應、進口限制成關切重點

新聞媒體 2025-02-21
德國企業樂觀看待台灣經濟,能源供應、進口限制成關切重點

德國經濟辦事處 20 日發布 《2024/2025年德國商業信心調查報告》,顯示大多數在台德商已從 2023 年的挑戰中恢復,並在 2024 年迎來正向發展。儘管整體商業滿意度降至近五年來最低點 (57.9%),但仍有超過六成 (62.8%) 的企業達成業務目標,較 2024 年上升近 10 個百分點。

此外,2024 年年營收突破新台幣 10 億元的企業數量顯著增加,38.4% 的企業實現稅前息前利潤 (EBIT) 成長,而 EBIT 下降的企業比例則從 2023 年的近 50% 大幅降至 25.7%。 這顯示德商在台的經營環境雖具挑戰,但仍具備穩健發展潛力。

根據最新調查報告顯示,德國企業在 2024 年的表現有所改善,未來展望樂觀,許多企業計劃進一步投資台灣並對成長前景充滿信心。隨著市場需求回升,企業業績穩步增長,顯示台灣仍是德國企業重要的亞洲市場。德國經濟辦事處首席代表暨處長蘭依樺表示,企業在標案程序、能源供應與進口限制等方面仍面臨挑戰,這些問題若能有效改善,將有助於吸引更多德國企業深耕台灣。

另外,調查報告指出,台灣的經濟成長 (63.2%)、全球的經濟成長 (59.3%) 以及兩岸關係 (55.8%) 仍是在台德商最關注的外部挑戰。此外,議題如標案程序與進口限制也影響企業營運。參與標案的企業中 50% 表示需處理重複性文件,37.5% 對於標案評選標準不明確感到困擾。另一方面,26.3%的企業將進口限制視為目前最大的法規挑戰,顯示企業在貿易與市場進入方面仍需面對諸多不確定性。

此外,能源供應穩定性成為企業關切的重要議題。報告指出,57.9% 的企業擔憂未來能源供應的穩定性,並建議透過分散能源來源、建立強韌的備用系統及增加對再生能源的投資來降低風險。48.4% 的企業更呼籲政府加強能源供應與電網的韌性,以確保未來商業活動的穩定發展。

最後,調查報告也顯示,2024 年願意在未來兩年內投資台灣的德商比例為 39.6%,較前一年的歷史高點 (近 50%)下降,趨於正常水準。同時,選擇不投資的企業比例首次超過投資企業 (41.7%),為 2017 年以來首見。影響投資意願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場前景低迷、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及政治風險。然而,儘管投資意願有所下降,員工發展與教育訓練 (63.2%) 與銷售、行銷、業務拓展 (55.3%) 仍是企業最關注的投資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對兩岸關係未來發展的影響評估有所調整。雖然仍具影響力,但相較於過往,其對企業投資決策的影響已減弱。此外,2024 年供應鏈中斷問題有所緩解,對未來影響的預測下降 9 個百分點至 31.2%,顯示企業對於供應鏈穩定性持較為樂觀的態度。

整體來說,儘管面臨挑戰,德國企業對台灣的長期經濟發展仍抱持樂觀態度。51.6% 的企業預期 2025 年台灣經濟將進一步改善,較去年成長 5.7 個百分點。此外,62.4% 的企業預期本地業務在 2025 年將有所擴張,1/3 的企業則計畫擴增員工人數。這反映出台灣的市場環境仍具吸引力,並有助於企業持續拓展業務。

在 20 日的經濟展望會議上,德經處處長蘭依樺正式將 《2024/2025 年德國商業信心調查報告》 遞交給經濟部投資促進司司長張銘斌先生,期待透過與台灣政府的建設性對話,共同克服這些挑戰,進一步營造優良的商業環境。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

請我們喝杯咖啡 icon-coffee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 取消 確認

從這裡可透過《Google 新聞》追蹤 TechNews

Google News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