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收緊對中國華為的出口限制,相關華為台韓供應鏈廠商也積極尋求解套方式。在晶圓代工廠的台積電與三星部分,已經傳出希望籌建非美系技術設備產線的做法,而且三星更先一步完成相關產線測試中。至於,IC 設計大廠聯發科部分,目前則是傳出內部傾向仍以向美國申請核准出口的方式來供貨,以避免在此敏感時刻成為箭靶。
猶記得在台積電宣布前往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立 5 奈米廠之際,前外資知名分析師陸行之就曾經表示,顧慮到台積電避免遭到美國獵殺,台積電應極力扶持非美系半導體材料與設備供應商,來對非美系的客戶進行服務。而這樣的想法似乎在產業界也形成共識,因此市場傳出中國華為極力說服台積電與三星這樣規劃的情事。
雖然,目前台積電與三星都有思考這樣的做法,但相對於台積電在這方面仍有許多困難與顧慮,三星在這方面就顯得積極許多。因為市場有消息指出,目前三星已經與歐洲,日本相關的廠商已經建構好一條小型非美系技術與設備的先進製程產線,而且目前也正在進行測試當中。至於,三星建立這非美系技術與設備產業的原因,市場解讀為三星希望積極爭取其他客戶青睞下的做法。不過,相關市場人士當前並不看好三星現階段會違反美國的限制,私下協助華為進行生產。
至於,日前傳聞有機會因華為自研處理器的製造受限,因此接獲採購訂單的聯發科,則是傳出目前公司內部經過討論,仍舊以向美國申請許可,然後再確定出貨的方式為主,暫時不可能違反美國的禁令與華為進行交易。
事實上,根據供應鏈人士的表示,雖然近來華為與聯發科的互動越來越密切,聯發科在其中低價位手機晶片的滲透度也越來越高,但是受到美國新禁令頒布的衝擊,華為預估已經庫存了 8 個月到 1 年的晶片,短期內要再向聯發科大舉採購的狀況本就不高,再加上原本華為在 2020 年原本預計與聯發科合作的產品,為下半年推出的中低階產品。因此,短期內對聯發科的訂單貢獻有限。所以,此時仍聯發科仍傾向是以向美國申請許可的方式為主,避免在敏感的時間點造成麻煩。
(首圖來源: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