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正推動產業變革。對此,全球安全科學業者 UL 指出,在疫情衝擊下,全球企業被迫進行破壞式創新、重塑;面對疫情新常態,有三成企業表示將把對抗大流行病納入企業安全的新定義,為不可預期的事件做出準備。
UL 今日公布「2021年度創新安全研究」調查結果,這是 UL 第三年度的創新安全調查,來自全球 300 名跨產業高階主管的採訪回覆,揭露企業在 2020 年的掙扎、成功經驗以及對創新安全的洞察。
調查顯示,在去年疫情的影響下,全球企業面臨史無前例的產業與環境變革,連帶影響企業創新與安全的方式,並帶出 5大創新與安全趨勢,包括企業因 COVID-19 啟示改變創新模式、未來對抗大流行病被視作安全的一環、如何滿足客戶期望是創新安全的最大關鍵、改善創新能力速度與靈活度是企業營運的未來挑戰,以及遠距協同工具將影響創新與安全方式。
研究指出,許多新商機主要都來自於企業突破限制的創造力,並符合安全標準規範。例如汽車製造商改造設施生產 30,000 台呼吸器給美國聯邦政府、92% 美國小型企業擴展線上服務,提供新商品與新增虛擬服務,以及製藥公司和政府、學術研究機構與非營利機構合作在 12 個月內趕製 COVID-19 疫苗等。
UL 表示,從調查結果顯示,企業開始重新審視對創新與安全的定義,同時,也激發企業創新安全的方式,特別是在新風險層出不窮的時代,企業的新產品和業務計畫都必須與「安全性」有更緊密的連結。
另外,調查也說明,儘管市場環境變化影響了企業創新與安全的方式,但滿足「客戶期望」已連續三年獲選為驅動企業創新與安全的第 1 大因素,顯示客戶需求是最根本。其次,高達 89% 企業去年經歷中重度的供應鏈中斷,因此供應鏈波動是驅動企業創新安全的第 2 大因素;在供應鏈可視性跟韌性不足的狀況下,必須發揮創意,合規採購關鍵供應品或是定義替代品。也因此,遵守法規規範成為第 3 大驅動因素。
而面對不確定性高且動盪的市場環境,UL 建議,企業以嶄新創新與安全手法,強化品牌信任、供應鏈透明度、未雨綢繆及永續發展等四個面向表現,透過第三方驗證、透明度與報告建立品牌與利害關係人的信任度,或是發布環境社會治理(ESG)報告揭露永續發展進程等方式,型塑企業的創新與安全文化。
(首圖來源: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