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灣半導體產業站在美中博弈牌桌前,半邀請被迫入局後,業者出牌速度竟比想像快。
踏進竹東半導體材料廠意德士,一樓一塵不染廠房內作業員不多,正在製作晶圓製造曝光這不可或缺的全氟橡膠密封環,五成產能皆供給台積電。
樓上則是列為極高保密程度的廠房重地,安裝監視器連線至美國客戶處,生產線一舉一動隨時越洋傳訊,閒人勿進。難得的是,自有技術產品、靜電吸盤,為半導體設備的貴重精密零組件,全世界只有兩家公司能製造,之一便坐落台灣。
窗外停車格空不少,不出意外,兩年後會平地起高樓,建成全新智慧工廠,專供先進製程。
意德士董事長闕聖哲(見首圖)的企圖心遠不只如此,雖然他總說「公司規模很小」,但已躍躍欲試出海打世界盃。尤其「護國神山」台積電到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立晶圓21廠新廠,移機典禮時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當眾吐露「全球化已死」名言,意德士也準備好接受地緣政治的現實,於「全球化已死」已成定局的時機點,跟著台積電征戰海外腳步,展開新一輪市場攻略。
一樁樁新策略和行動,姑且稱為「再次全球化」。
開過六家公司的闕聖哲,以在商言商角度分析,假使全球化真死,便是暗示客戶,不能再用以前台灣半導體工廠生產最便宜產品,供應全球市場的概念了:「不要期待永遠能從我們這裡買到全球最便宜的產品了。」
闕聖哲進一步判斷:「既然要我們全球設廠,各國客戶應能接受不同區域有不同報價。」從商業面剖析,倘若台廠配合每個區域需求,到當地做客製化生產,由於每區域勞工、土地等製造成本不同,台灣晶圓代工廠亦會有不同報價,業者或能找到利基點。講更直白點──台灣大廠擁有訂價話語權。
這項利基點,似乎連日本半導體材料廠也嗅到不尋常。農曆年前,日本合作夥伴紛紛到訪,快踏破意德士門檻,殷切詢問闕聖哲打算怎麼供應台積電美國廠的材料和零組件,更索性挑明「希望跟著台灣供應商一起去」。
從這現象可知,從「去全球化」到「再全球化」的地殼變動,正在台灣產業界悄然發生。再全球化的第一個特色,是以台灣大廠遷移馬首是瞻,到全球不同地區從零開始建立新產業鏈。數年後,可能會在當地再造出竹科或南科。
從眾多訊息分析,台積電第一座美國廠應是台灣廠「複製貼上」,就連供應鏈也完全照搬台灣。
第一波率先牽動是廠務與化學品供應業者,廠務相關如中鼎、帆宣等,化學品供應例如長春石化等;下一波配合的供應鏈台廠應屬材料、零組件及售後服務等廠商。
闕聖哲的安排是自家產品不重,空運過去美國足以支應,以前供應台積電日本熊本廠亦如此操作。但他想得更遠,難道只能做台積電的生意而已嗎?「三星(Samsung)在美國德州有廠,英特爾(Intel)在亞利桑那也有廠啊。」闕聖哲開始腦補吸引潛在客戶的畫面。
若檢視這波半導體供應鏈海外商機,與早年台灣貿易商一卡皮箱全世界跑透透做外貿,已截然不同。
半導體供應鏈的目標市場,不管產品或客戶都相當明確,只要以專業與技術集中火力,去選定目標市場推展即可,甚至海外客戶會主動聯繫要求採購。特別是已有深厚實力與實績的台灣半導體供應鏈企業,「很有機會搶到第一桶金。」闕聖哲說。
闕聖哲正在美國招聘本地業務高手,適逢美國科技巨頭Meta、Google、IBM等紛紛裁員,釋出大量人才,天時地利人和下,應該不難找到了解美國產業生態的合適人選。
針對供應鏈在海外設立眾多生產基地,半導體材料及設備龍頭商、崇越集團董事長郭智輝的反應也很快,去年12月迅速組建「台灣新東向全球產學研聯盟協進會」,協助半導體中小企業擴展美國市場。
「就是組織台灣隊,實地降低台灣廠商出海的風險。」郭智輝說。擔任協會理事長其實沒有薪水,只想建立供應鏈和價值鏈的雙平台,當台灣中小企業的「海外代理人」,媒合當地供需訂單。
台積電是崇越科技最大客戶,恰好崇越在英特爾亞利桑那州廠附近,有座約5千坪的半導體特殊氣體與化學品專屬倉儲,協會將以此為據點,幫助台灣同業去美國打拚。郭智輝透露,目前有40餘家台灣半導體材料和零組件業者加入:「他們不用再專門派人去美國,我們會幫忙做好方案,整理訂單。」
隨著郭智輝行動果決入局,這場「再全球化」行動將迎接新變數。對台灣半導體產業某些公司而言,再全球化時代,很有機會是躺贏時代。
矽盾搬到國外,台灣是否就失去護身符?
全球化主張的國際分工體系,採用19世紀英國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提出的「比較優勢理論」,即「每個國家都專注本國擅長領域,成果大家共用」。
每國資源天賦不同,有的國家勞動力豐富,有的國家資本豐富。經濟學家認為,勞動力密集國家集中生產勞動力密集型的產品,資本密集的國家集中生產資本密集型的產品,然後彼此互相交換產品,便可獲貿易紅利。
1980年代後的世界經濟,圍繞國際分工體系蓬勃發展。貿易和金融把世界連在一起,全球化潮流下,推動21世紀資訊革命一浪高過一浪。新冠疫情前,中國、美國、台灣,皆是全球化的贏家。
當貿易擴張,誰掌握相對充足的生產要素,誰獲益就更多;當貿易收縮,就變成誰掌握相對稀少的生產要素,獲益就更多。當中國因全球化明顯賺更多之際,美國「出手了」。
為了壓制對方,美國開始主導供應鏈離開中國,地緣政治連五年打過貿易戰、科技戰,全球化格局自然遭扭曲,雙方極限拉扯,形成「一個世界兩套系統」。
目前看美國長臂伸入,顯現第一大強國實力之際,台灣電子業是否面臨「去台化」疑慮亦浮出檯面。尤其護國神山前後腳去日本、美國設廠,並傳出考察歐洲生產基地後。
何謂「去台化」?綜合論調有以下幾點: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認為,全球化今日已轉變,但他佩服台廠活在兩強對峙下的彈性靈活,展現強大生命力,形成另一種型態全球化。
「如果台廠不分散生產,客戶很可能轉單。」曹世綸說,若台廠市占率因固守台灣變小,傷害可能比把部分產能挪到國外還大。
儘管分散生產基地是因應美中衝突而產生的「必要之惡」,但轉移不會永無止盡,因違背產業最佳化生產規則。同時去全球化使生產成本變高,消費者肯多付的錢也有極限。
「市場鐘擺最後會盪回來,台廠只會有部分比例產能出國。」曹世綸指出,如此一來,台灣投資實質金額不會減少。例證之一意德士便擴大台灣投資。
對台灣最有利的招術,是轉移部分產能到其他國家,保住訂單,也保住市占率與競爭力。未來景氣上揚時,市場需求變成兩倍,台灣公司也會與市場一起成長,擴大營收及獲利,最終依然是台灣受益。
半導體業老帥、鈺創董事長、執行長暨創辦人盧超群,針對再全球化突圍之道,提出「七三理論」。 台灣半導體產業將來變化,本土約能掌握70%產能跟研發,30%分布本土以外區域,並以台灣為核心跨國管理。
「這是台灣的企業,尤其最優秀的半導體公司非學習不可的事。」盧超群解釋,台灣太小沒有資源,如果全部產能還擺在本土反是「頭殼壞去」,因就近服務客戶,本來就是企業生存該做的事,台灣企業應該學著逆轉情勢為強化競爭力策略,「全球化沒有已死,而是台灣要再全球化。」
「再全球化」突圍,需要培養新能力
全球化正在修正定義,影響的不只半導體,還涵蓋所有電子業。台灣企業又怎麼在修正時洞燭機先、掌握趨勢?
「很多產業界朋友都談到,其實正思考所謂B方案。」研華執行董事何春盛指出。
以研華為例,中國昆山廠占45%~53%產能,台灣還保留一半以上產能,另外日本九州還有規模不大生產線,若美國客戶要求兩岸以外地區生產工業電腦,九州廠便是備援方案。
何春盛也觀察,電子五哥現在全部至越南擴廠,無一例外。全球最大電子產品製造商鴻海已與越南北部Saigon-Bac Giang工業園區簽署價值6,250萬美元(約新台幣19億元)租約,以進行中國以外多元化生產。有的伺服器台廠還轉到其他東南亞國家、美國,顯示區域分散生產這件事「已經在動了」。
呼應所謂B方案,闕聖哲也為意德士打造「BCP」(Business Continuity Planning)持續營運計畫,新思維就是「異地備份」概念。
道理其實很簡單: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必須考慮如何不讓任何外在或內在因素衝擊,導致客戶訂單流失或影響供貨。
舉例311大地震,造成日本半導體關鍵性原料與零組件工廠受損,無法及時供應,意外令客戶蒙受損失。現在就要極力避免供應鏈斷貨再現。
特別如台積電供應全球重要5G、AI、物聯網、智慧製造、車用電子等先進晶片,如果發生地震颱風等天災、火災工安等意外、禁運戰爭等地緣政治干擾等,BCP便可啟動供貨備案,以便持續生產。
至於如何避免台灣先進技術外流至他國,曹世綸建議,生產線轉移之後,台廠顧及效率與良率要複製台灣經驗,需將「台灣製造」配方跟步驟標準化、建立SOP,最好是數位化及雲端化。
假設美國廠長得跟台灣廠一模一樣,機器擺放、製程和步驟也完全無差別,就不必擔心技術外洩,因所有自動化設備、生產多少分鐘,該做什麼等,皆受數位化及雲端化掌控。「一來降低失敗率,二來節省人力成本,三能積極保護IP。」曹世綸說。
在海外設立眾多生產基地,勢必面臨人才、資金、法規等挑戰,台廠也需配合生長新技能。
「以往台廠到國外多少都吃過虧、踢過鐵板,繳了昂貴學費。」管理過研華歐洲和大中華區的何春盛說,台灣企業的領導者因應再全球化,除了克服語言隔閡、融入當地,最需要培養跨文化管理能力,台灣這部分的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尊重當地員工,不能所有好職位都給台灣人,「因一定有更優秀的人才,只是你沒找到而已」。
到他國生產,也不是壓榨別人的勞力,對當地社會也要有貢獻,方才符合「台灣是小國但有大國民」格局,讓台灣公司不管到哪裡都能受尊敬歡迎。
跨文化成功必然產生新智慧,產生新點子,何春盛認為,台灣應該珍惜新機會,成為全球不可缺少的一分子,藉再全球化,再次提升台灣產業的競爭力。
想像當全世界數百萬人領台灣公司薪水,接受台灣兼容並蓄的領導風格,台灣的影響力,不就從2,300萬人延伸到數千萬人了嗎?又何來「去台化」擔憂呢!
(本文由 遠見雜誌 授權轉載)
從這裡可透過《Google 新聞》追蹤 Tech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