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美股科技類股表現不俗,年初至 7 月 26 日漲幅為 43%,又以微軟、輝達(NVIDIA)大型科技股表現最優異。許多企業喊 AI 題材,實則人工智慧加持相關產品,仍看不出能成為新主力。專家更示警,最近風潮,和 2000 年 .com 泡沫愈來愈像。到底還能撐多久?泡沫何時破?
我們正在迎接AI人工智慧泡沫嗎?
隨著ChatGPT引發熱潮,投資人紛紛期待ChatGPT背後的大語言模型,能為各產業所用,如微軟將GPT與自家辦公軟體結合、Google跟上腳步也推出Bard,每當有產品發表,股價就狂飆。
至於晶片設計業者NVIDIA(輝達)和AMD(超微半導體),更因為提供運行AI必須要有的GPU繪圖晶片「鏟子」,預料將從這波風潮受益。也因此近期備受外界看好,更串聯台股包括廣達、緯穎、華碩等AI概念股頻頻上漲。即便其實公司營收人工智慧占比仍不明顯。
在這股喊AI就對了風潮下,可想像的是人人都想沾光,除了前述大廠,全球許多新創企業,近期也紛紛尋找將生成式人工智慧與自家業務整合的方式;又或從零開始開發,吸引資金。
到底這波AI沾光潮有多熱?《CNN》報導,創投機構上半年至少投資AIGC(AI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慧生成內容,ChatGPT便是其一)相關公司超過152億美元,含1月微軟宣布投資OpenAI 100億美元。
但開發ChatGPT的OpenAI至少能用數億用戶證明自己有市場地位。6月法國新創Mistral AI種子輪就募得1.1億美元,創歐洲史上最大種子輪募資紀錄。但Mistral AI之所以受青睞,主因是創辦人陣容夠強,分別來自Google買下的DeepMind及Facebook。
此外,領投Mistral AI的光速創投(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表示,全世界僅約70~100人擁有開發且改善大語言模型的經驗,是另一特點。但Mistral AI僅創立四週,根本還沒有任何產品,也沒有敲定任何客戶。
尚無產品、尚無客戶,就能得到鉅額資金,這場景和2000年「.com網路泡沫」十分相似。
人工智慧界獨角獸Stability AI創辦人,直指這波就是泡沫
開發Stable Diffusion的獨角獸Stability AI,創辦人暨執行長莫斯達奇(Emad Mostaque)直接以「.AI泡沫」形容人工智慧熱潮,他認為現在人工智慧發展還沒有準備好大規模應用,如因安全性問題,金融服務尚且無法落地。
但莫斯達奇還是肯定AI技術的重要性,強調仍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市場,身為基礎建設的重要性甚至高過5G。Web3後,投資人找到生成式AI為投資目標,因此催動年初至今一連串投資。
目光拉更遠,不只生成式AI,人們看好整體AI發展。儘管宏觀經濟種種因素不變,如仍未結束的俄烏戰爭、通膨雖放緩但尚未結束、繼續升息的可能性高,且歐元區經濟連續兩個月萎縮,但美股仍因對人工智慧的期許脫離熊市。
(Source:Unsplash)
2000年的.com熱和這波AI風潮很像,但還是不一樣?
隨著ChatGPT網頁流量放緩,人們開始擔心,是否泡沫馬上就要破滅?
不過獲軟銀等投資的元宇宙基礎建設製造商LandVault執行長胡柏(Sam Huber)認為,人工智慧和「.com網路泡沫」雖然相似,但不會等同視之。兩者相像處在於,同樣都有公司在公司名稱加入AI與.com,但AI根本和網路無關,如有些公司只不過服務或產品有串接ChatGPT(或API),就稱自己是AI公司。
然生成式AI爆發前,從最基礎開發模型供其他企業使用,到最末端直接整合到產品,人工智慧早出現明確應用場景,如醫療影像辨識、生技藥物探索、金融信貸評分等,這些實際效用並不像網路泡沫時投機。
但無論如何,若區分出廣義AI及狹義生成式AI,後者的確是現在話題熱潮,投資相對有風險。不過散戶的人工智慧投資,主要還是投資大型科技企業;用生成式AI當賣點的新創,投資人以創投基金為主,兩者不太相同。
散戶即使無法投資生成式AI相關新創,也會因許多大公司暗示業務和生成式AI相關,未來大有可為而大舉投資大公司股票,才是更令人害怕的地方。
即便投資OpenAI的微軟,7月25日最新財報,執行長納德拉也坦承,微軟雖然積極往人工智慧發展,如雲端計算、Office軟體和搜尋引擎Bing等產品增加AI功能,都未明顯反映至財報。換句話說,連這波搶到AI頭彩的微軟都如此,其他科技公司或硬體出發的AI概念股,能期待多高?請千萬小心謹慎,別太樂觀。
從這裡可透過《Google 新聞》追蹤 TechNews